李博連忙起身答道“自然可以。”
在靈會法師有些絕望的注視中,武媚娘將那張紙重新遞交到了李博的手中。
這位平日里玩世不恭,甚至不太過問世事的老親王,知道在這等場合下他是該當端正起來做派的,在轉向下方之時,便還自有一番體面威嚴,朗聲念道
“今日集會到場官員合計一千零六十一人,二人不參票決,一千零五十九人中,支持沙門參拜君王者,凡六百八十一人,二者均可者三人,已占多數。”
“有司詳議票決所得,君親之義,愛敬之道,當為我大唐奉行典范,沙門等當行禮敬君親之舉。”
“司禮將于不日內將此結果上奏天子,以待圣諭。”
“”
靈會費力地平復著心情,才讓自己的面色維系住了平和,一步一步地走回到了僧侶旁聽的席位上,被弟子攙扶了一把,這才坐穩了下來。
他本以為,自己上臺去是要做出一件力挽狂瀾之事,卻實則是丟了臉也沒能挽回局面。
沙門拜君
這就是這出集議的結果。
哪怕皇后殿下又在隨后多問了一句,是否還有人持有反對意見,也再無人予以多言。
中臺左丞崔余慶倒是隱約察覺到了,這后面的票決方法其實是有些不妥的。
畢竟在這樣的投票方式和座位安排下,總有些人會被他人所裹挾。
可在方今這樣一個結果下,確實不適合再有第三次嘗試了。
否則,不只是這些僧人丟臉,他們這些與會官員也要因動輒改變自己的想法,而成為天下的笑柄。
大唐這等規模的集議本不常見,這兩年間甚至也只有這一次而已,怎能怎能讓流外官,甚至是平民百姓看笑話呢
那還是讓并未在此地的陛下如愿吧
至于這道沙門拜君的詔書正式從陛下這里下發后,會否于民間掀起風浪,那就是陛下需要考慮的問題了。
可或許,對于更多的百姓來說,當大唐對外征戰取得一次次勝果的時候,皇權的威嚴遠遠凌駕于宗教之上,他們也就絕無這個必要聽從僧侶的煽動,去向那位高居明堂的天子做出質疑,覺得他不當受到僧人道士的叩拜。
就讓這個結果停留在這里吧。
這應當也是陛下最滿意的結果了
李治又怎會不滿意呢
他自午后的小睡中醒來,朝著身邊桌案上的沙漏看了一眼,發覺自己睡過去的時間可能要比他所預計得更長一些。
難怪在他醒轉后,還覺得頭疼得厲害,甚至在看向周邊的時候覺得微有幾分殘影。
但也就是在這份仿佛夢境還未結束的昏沉之中,他驚見一抹鮮亮的顏色自外間行來。
來人的金釵搖晃,衣袂飛揚,在日光與殘影的簇擁之中,仿佛有種灼目的光芒。
直到他揉了揉額角,方才覺得那一霎的刺眼,被殿內的明暗中和掉了幾分。
也就是在這一抬眼間,他對上了皇后笑意張揚的面容。
四目相對,讓他有一種奇怪的錯覺,仿佛回到了數年前前往洛陽的路上,再次見到了皇后與安定飛馬而來的那一幕。
而他隨即聽到的六個字,更是在一瞬間,便將春風盛景帶到了他的面前。
“陛下,幸不辱命。”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閱讀</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