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被貶官去臺州的來濟,也就是在廢王立武期間站在長孫無忌那頭的其中一位宰相,在過年的時候和絕大多數不出席大朝會的官員不同,來了個反其道而行。
也不知道他是怎么想的,居然在上書中再一次反對皇后代行政務一事,仿佛能憑借著此舉顯示出自己的特立獨行。
這或許是因為他自覺自己已沒什么可以失去的了。
又或許是他覺得,正如陛下
已忘記了有蕭淑妃這個曾經的寵妃一般,武皇后在陛下心中的地位也是會發生變化的。
但也不看看,上官儀都不敢繼續在此事上觸及李治的意思,他這個時候拿出這樣的表現,非但不能讓陛下覺得他是個直臣,還覺他是個想要擾亂朝政的混賬。
李治勃然大怒,也當即下達了一條詔令。
既然臺州這樣的地方來濟都待著不舒服,那干脆去庭州好了。
正好還能去西域,跟同樣被流放到那里的楊德裔做個伴。
既然他們兩個都是喜歡站隊宰相、“靈活”辦事的人,想必會很有共同語言的。
aheiahei要這么說的話,好像還真的沒錯。
至于李清月adashadash
她已經在準備啟程遼東的各種物品了。
她并沒有打算和去年一般,到了臨近四月的時候再動身,而是打算提前兩個月。
畢竟,她今年的負擔不小。
既要繼續推進農肥和農具的研究,從李治那里將千戶百姓由臨時變成永久,又要確保那遼東能在今年開墾出更多耕地,以滿足高麗流民”入駐的需求。
她也始終記得,自己前往遼東,并不只是要穩定住她滅國高麗的戰果,而是要憑借著在這片廣闊天地中建立的功業,換來自己在朝堂地位上的逐漸抬升。
大朝會上能否在短時間內出現更多的女官姑且不論,當務之急,是要讓她能更有話語權,對大唐整體的軍事布局提出自己的意見。
別人不知道,她還能不知道嗎
吐谷渾這邊不能永遠是被動防守的狀態
裴行儉是個人才,但巧婦尚且難為無米之炊,裴行儉又怎能依靠著吐谷渾這片彈丸之地,和后備資源不斷積蓄的吐蕃打持久戰。
他去那里,原本就是為了爭取時間而已。
哪怕協助吐谷渾擊退吐蕃,其實得算是個吃力但收獲不多的行動,在李治看來沒有太多的必要,出于長遠戰略的考慮,李清月也必須促成這件事
糧食不夠,那就種出更多的糧食。府兵不愿作戰,那就將軍功落實。藏原之人認路不易,沒關系,現在已經有指南羅盤了
至于作戰的將領,她不是已經在陸續發掘了嗎
而在此之外,她自己還要繼續往前走一步。
就從
今年遼東的擴地留人開始
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