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能說,他攔住的這須臾,對于祿東贊來說或許已是夠了。
他早年間也是戎馬起家,或許也是這身處絕境之時,讓他始終不敢松懈半步,更不敢被這疲憊給壓倒,讓他得以持刀跟上了開路親衛的腳步,拼著險些喪命的危機殺出了一條血路。
然而他身邊已沒有了那么多的親隨,也就讓黑齒常之始終窮追不舍在后。
這樣頑固而迅猛的追擊攔截,讓本想北上的祿東贊不得不選擇折向西面而行,試試能否在烏海或者柏海處遇上零散的吐蕃駐兵,再將黑齒常之阻攔上一陣,為自己贏得喘息之機。
然而他的前方出現的,卻不是他所希望看到的吐蕃兵馬,而是
而是一路在收到了哨騎探報后緩緩壓境的
李唐兵馬。
殘陽如血,連草甸上都是一片日暮之色,將這一支軍隊映照在一輪落日之下。
迫近的騎兵與步兵行列并不龐大,充其量也就只有三千人上下,甚至可能還要更少一點。
但當祿東贊往身邊看去時,發覺經過了黑齒常之的這一番圍追堵截,他的隨從只剩了三四百人,還大多已不剩點滴戰意。
他便不得不承認,這三千人已足夠要命。
更不用說,在他的后方還有一路虎狼一般的追兵。
一時之間,他竟不知道自己是否還該當繼續前行,更是在勒馬之間,聽到了從他所騎乘的馬匹喉嚨里發出的一聲悲鳴,仿佛是一聲窮途之哭。
隨著前方軍隊的迫近,那面主旗之上的“李”字,也越發清晰地映入了他的眼簾。
祿東贊瞇了瞇眼睛“李”
是李唐皇室的李,還是如同英國公李勣一般被賜予姓氏的李
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后背的箭傷未曾經過妥善的處理,又或者是缺水的奔逃讓他已有些恍惚,要不然他為何會看到
在士卒簇擁之中,主帥將旗之下騎乘于馬上的,竟是個年輕得過分的少年人
還是一名女子
與他相對之地,李清月望向了眼前狼狽逃竄的一行人,朝著同行的唐璿伸出了手。
唐璿會意,將手邊的弓箭遞到了她的手中。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95286855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