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要緊的是,宣州境內銀、銅、鉛、鐵四礦的礦藏都已探究分明,少府監在宣州設立的監察機構人數不少。這是個毫無疑問的礦產大州。
像是蜀中這樣的地方,就算礦產發達,也因運輸不便,大多是按照大唐律令,準許百姓私人開采,可宣州不同
宣州瀕臨長江水道,境內的青弋江、蕪湖水、姑蘇水、涇水均能行入長江。
雖然境內還面臨不小的水患襲擾,卻已有了成為銅器、錢幣、軍械制造中心的潛力,比起漢中梁州,實在能算得上是一個上州望郡。
若直接從梁州調入中央擔任要職,或許還容易遭到他人的詬病,但若能在宣州干出一番政績來,再入朝為官,起步就不可能太低了。
前提是,唐璿能做到政令通達,治水有功,礦業興盛。
“還有一個麻煩事,”李清月在離開含元殿的時候便忍不住嘀咕,“唐休璟離開梁州,還得在此地找到個合適的接任之人啊。”
梁州承接著關中與蜀中,別人覺得此地是窮鄉僻壤,李清月可不覺得,此地的麥子也是那回紇商人釀酒的原料產地,有這筆交易在,就不能隨便將人放到那頭去。
“你覺得,我在想到讓他前往宣州任職的時候,會沒想到這個問題嗎”武媚娘答道。
她伸手握住了女兒的手,含笑說道“等
此人來了長安之后,你便知道了。”
李清月端詳了一番母親的面容,覺得自己倘若未曾看錯的話,阿娘提到對方的時候語氣有些溫和,似乎得算是舊交。
可她自腦海中翻找了一遍,也沒找出個在此時能聯系起來的人選。
“算了我不想了”李清月攤手放棄,“我還是先為我的冊命典禮做準備吧。”
她正在長身體的時候,身高變化太明顯了,今日的朝服還是因為年初多做了兩身才能勉強合身,但用來參與冊命典禮卻還差了些規格,還得勞煩尚服局走一趟。
此等震驚百官的封賞在前,她這個主角可不能掉鏈子啊。
長安城中臨近年節的歡騰熱鬧景象里,也很快因為這封宣詔,多出了不少議論驚動之聲。
安定公主因覆滅高麗的戰功獻俘長安、策馬游街,好像還是并未發生多久的事情,然而短短兩年的時間,竟又得到了新的戰績,讓人不能不為之震悚。
若說當年就已有劉旋這般心懷志向的女子在眼見那游街盛景之時,生出了向往之情,更是在遼東將其付諸實踐,那么此次這個進封上柱國的消息,便是徹底在這長安城中投入了一個驚人的誘餌。
也便是在這議論紛紛之中,一艘航船停在了潼關之外。
一名身著輕盈冬衣的女子與一個拎著巨大鳥籠的少年下了船,坐上了從此地前往長安的馬車。
見鳥籠之中的雛鷹因又換了個地方而上下騰躍,女子無奈地開口“阿左,再給它喂塊肉吧。那珠崖來的商人說得沒錯,這只小鷹確實很通人性,但也真是很不愛被關著。”
可這沿途運送又不能真慣著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