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腳步從容地朝著太史局走去的時候,心中卻不無浪潮翻涌,也正是因為李治做出的這個決定。
東突厥阿史德氏入朝覲見之事,早在前幾日就已被阿娘阿耶獲知,她也自然知道了這個消息。
但在阿耶之前的計劃里,說的都是要以聽從他指令的李唐宗親,來擔任這個單于大都護的位置,就比如韓王李元嘉等人,而不是李旭輪。
可忽然之間他就改變了想法,將這個安排在突厥首領的面前說了出來,成了天子出口之后不當更改的詔令。
但憑什么
她當年遠渡半島,以任城山大捷以及扶余山城的一戰,才坐上了熊津大都督的位置,又先后親歷戰事,才有今日的唐軍十六衛大將軍之一的位置,然而早在龍朔年間,同年出生的李賢就已有了大將軍之位和揚州大都督的官職,今日竟又有周王李旭輪擔任這單于大都護
可他們何曾為大唐的邊境安定做出任何一點有用的貢獻
沒有。
那不過是因為,他們是皇子,而她是個公主罷了。
但沒關系
李清月一邊壓制著心中的不忿,一邊在心中告訴自己,今日他們的官職都還能算是在為阿娘的地位添磚加瓦,她也還能在今年,再為自己爭取到一個揚名的機會,繼續拉大這個與兄弟之間的差距
在穿過太史局間供給學生進修的屋舍,抵達靈臺之前的時候,多年歷練已足夠讓她的心緒以最快的速度平定了下來。
她也恰好在此時看見,一身天文觀生衣著的義陽公主正在自靈臺旁的另一處觀測臺上走下,手中抱著的,正是勘驗完相風烏的風向數據。
也不知道是不是因為和李淳風待久了的緣故,又或者是她本性便是如此,李清月朝她看去的時候,發覺李下玉臉上的神情好像愈發淡漠了些,只在為了便于做事而翻卷起來的袖口處還能讓人看到,她并沒真成個仙風道骨模樣。
在留意到李清月的到來后,她的神情也有了片刻的變化“你來找太史令的”
李清月唇角浮現出了一點笑容,“也說不定,我是來找你的呢”
李下玉端詳了她的神情片刻,認真否認“不,你若只是想知道今日風向幾何,我能回答你,你若問我今日天象濕氣幾何,我去勘驗權衡土炭儀也能回答你。但我猜,你要問的問題,不是我能回答上來的。”
“我說你也太老實了一點吧”李清月跟上了李下玉轉道靈臺的腳步,搖頭感慨。
“不是老實。”李下玉有些清冷的聲音傳入李清月的耳中,“天文歷法這些東西不能虛構,就像以我老師這樣的人,在制定今年即將推行的麟德歷時,也需一遍遍復查,確保其中并無錯漏,我又怎能在自己的學識之外回答于你。”
“我猜你也不會只想聽什么五運六氣的說法,要不然也不會來這里了。”
“好吧,你說對了。”李清月答道。
在上抵靈臺最高層,見到因修編麟德歷而有些憔悴的李淳風時,李清月便朝著他拱了拱手,開口問道“我奉阿耶之命前來相詢,歷年元月十五前后,太史局便會開始推斷當年有無旱情,敢問太史令,當下進展如何”
李淳風抬起頭來,就見李清月以更為鄭重的語氣又問了下去“倘若陛下有在年中封禪之意,可會受到影響”
她問話之間目光灼灼,甚至讓李淳風有一瞬間的錯覺。
好像那即將前去封禪的,根本不是皇帝陛下,而是面前的這位安定公主</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