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知道該當說,太子是對百姓仁善,覺得封禪會給民生造成負擔,還是該說,他太容易被朝臣直接牽著鼻子走,劉祥道等人的反對想法提出,就將他給帶跑偏了。
更重要的是,他對父母的想法還是看得不夠清楚啊
李治剛想到這里,思量著該當如何教導太子,就見方才還在這里駁斥眾臣大顯身手的女兒站到了他的面
前。
他的面色頓時柔和了下來,“怎么了”
“我來向您主動請纓”李清月答道。
“請纓”李治奇道,“現在又沒有需要你作戰的地方,你請什么纓”
李清月昂著腦袋作答,“請纓又不只是用在作戰上。”
她又往前蹭了一步,堅定開口“阿耶,你看我今日幫您干了件大事,那您這封禪途中的行軍開路重任就交給我如何”
之前在她獲知封禪計劃的時候,阿娘只是說,阿耶有意讓她以十六衛大將軍之一的身份參與進儀仗護持之中。
這本也算是一份殊榮了。
可在李賢無功便有大將軍之名,李旭輪受封單于大都護后,李清月很確定,她若只是如此的話,絕不足以憑借著助力封禪揚名,只有可能變成這出大事中的其中一個名字
她不能僅僅滿足于如此的。
倒不如趁著力挺封禪的功勞,來爭這個先導之人。
李治定定地看了她一陣,像是試圖看清她這一請中的用意,卻在對比了今日堂上諸人的表現后,決定暫時不必多想此事,朗聲笑道“好啊,那我就將我與皇后的安危都交托到你手里了。”
“阿耶放心,”李清月一臉公事公辦的態度擔保道,“不僅這開路一事會妥帖辦好,那遼東各方勢力的朝見之事,我也不會漏下的”
她辦事可靠得很,也是真想給這封禪辦得妥妥當當,又怎么會讓阿耶失望呢
李治也渾然未覺,在女兒提出此意的話中,早已潛藏了更多的爭鋒之意。
倒是武媚娘察覺出了女兒在拿到了這份許可之后,并沒有想象中的興致高昂,在陪同她在太液池邊漫步了一段后,忽然出聲道“你不好奇,右相最后與你阿耶說了什么嗎”
李清月抬眸,后知后覺地想起來,以許敬宗的地位,若他說的只是駁斥劉祥道等人的言論,好像并不需要以這等說悄悄話的方式呈現。
這么一看,他的這句話,應該沒那么簡單。
“請阿娘解惑。”
武媚娘答道“我讓他和陛下說,若是今年真有大災的話,陛下不必擔心,直接推諉到他這個右相身上就是了。反正歷年都是如此,他許敬宗能為陛下鞠躬盡瘁,承擔罵名,促成帝后封禪泰山,也算不枉此生了。這種話,自然是不好太過直白說出來的。”
李清月當即笑了出來,“但這句話,可說是將阿耶的后顧之憂又給打消了不少。”
至于到底會不會真的歸罪到許敬宗身上,說出這話的人自己其實也是心中有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