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才只有十七歲啊。
當纏綿病榻的英國公李勣恢復了幾分知覺,朝著床邊望去的時候,在病床前躬身伺候的次子也聽到他問的是“安定公主現在在哪兒”
他的時間好像不多了。
前年玄奘法師和道宣禪師病故的時候他就覺得自己大概也差不多到了天命之年,結果還續著一口氣。
去年蘇定方過世的時候他又覺得自己時日無多,只是沒想到,他還能又翻過一年。
但或許死在兩年之前,對他來說反而是一種仁慈,這樣他就不用陸續送走自己的三個好友,也不用看到大唐在這兩年間的滿目瘡痍。
他用仿佛已只能被他自己聽到的聲音喃喃發問“安定呢”
“您忘了嗎大唐旱災頻發,松漠都護府一帶同樣遭災,大賀氏部落覺得大唐給他們的支援少了,所以發兵反唐,試圖從邊境掠奪糧食。”李思文回道,“敬業也跟著呢。”
“是是啊,我差點忘了。”李勣低聲。
他忘了,在這天災內憂之下,吐蕃又有蠢蠢欲動卷土重來的架勢,東北方向的契丹也反了
安定公主正在平亂之中。
好在,這應當不是一場難打的戰事。安定公主自泊汋出兵,聯合營州兵馬就能將其解決。
在他撐不住這一口氣前,他應當還能聽到這場戰事的結果。
英國公所猜測的也并沒有錯,就連李清月都在出兵的第一時間確定,她必須打一場速戰速決的仗。
不僅僅是要盡快給予周邊各國一個鮮明的信號,虎落平陽,也沒有道理被野狗欺負,更因為她受制于糧草。
在天災面前,人力顯得何其渺小。
她已有多年沒打過如此軍糧吃緊的戰事。
但當這位年僅十七歲的小將軍披掛上陣,親自提戟持弓沖殺在前的那一刻,緊隨其后的幾位副將以及士卒幾乎是在一瞬間便為主帥的戰意所催動,直奔敵方中軍而去,哪里還能記得起那些所謂的缺糧之事。
而在他們的對面,大賀氏部落的將士固然聽過這位安定公主的威名,也絕沒有想到,她會一改早年間在后方謀劃的習慣,以身先士卒之法直接沖開了敵陣。
當那一道箭光自她手中勁弓發出的那一刻,那位正值當打之年的大賀氏首領能清楚地看到,這道矯健的身姿隨同戰馬騰躍而來,在盔甲之下是一雙多么凜冽的眼睛。
可惜他已來不及反應了。
六年的磨礪讓李清月的箭術又往上攀升了一個層次,也讓這直取敵首的一箭避無可避。
利箭貫穿了大賀氏的咽喉,將他意圖掠奪大唐的宏愿,徹底斬斷在了搖籃之中。
不過,廝殺聲依然持續了很久。
直到李清月緩緩摘下了頭上浸透汗水的頭盔,望著眼前一片殘尸的戰場,斬釘截鐵地丟出了四個字,“收兵,還朝”請牢記收藏,網址最新最快無防盜免費找書加書可加qq群887805068</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