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其中,還有一些時間差可以利用
忽然到近前的敵軍消息,讓欽陵贊卓的心緒紊亂了一瞬,好在他雖遭東女國襲擊卻也回以一禮,讓他明白對手并非步步謀劃周密,也旋即整頓好了心情。
“將兩件事分派下去。”
欽陵贊卓吩咐道“一件是讓斥候越過大非嶺,前往青海湖一帶探查唐軍人數與動向。也務必嘗試探查,唐軍之中由誰人主持大軍。”
這里確實是對唐軍來說最合適的臨時屯兵之地。
早年間吐谷渾還在這一帶修筑了數座城池,若非先在吐蕃的入侵中丟了西海,又需要應對南面的進攻,恐怕王帳還會設立在此地。
如今倒是只將這里當做豢養戰馬的寶地,也為唐軍大批屯軍足夠平坦開闊的地盤。
“另一件事,將營地內外全部翻查一遍,尤其是烏海、柏海二城的城門與城墻。”
不知是不是他的錯覺,當獲知唐軍提前抵達消息的第一時間,在欽陵贊卓眼前浮現出的,正是當年那張在父親死后、于唐軍營地中見到的臉。
對方彼時的氣定神閑與乘勝追擊,讓他在這數年間的午夜夢回也絕不敢忘。
倘若當真是對方到來,他必須再確保一番,自己的軍隊內部不會被埋下土崩瓦解的種子。
不過好像在這一點上他有些多心了。
大約是因為曾經險些被吐蕃占據的緣故,烏海城的城門還是在幾年前翻修過的,城墻上也沒有哪塊石頭提前被人做了手腳能被推動,至于城墻的外側,更是因為被重新澆灌了泥水凍結,變成了難以讓人隨意攀援上去的狀態。
就算此地當真是唐軍有意放縱給他的,對于唐軍來說也起不到太多的好處。
除非他會如此愚笨,讓大唐援軍、西海守軍和吐谷渾兵馬對此地形成合圍之勢。
可他顯然不會給對方以這樣的機會。
在吐蕃越過大非嶺前去探查的哨騎回返之前,欽陵贊卓就已將吐蕃大軍重新做出了一番布置。
積石山兩側各扎一營,攔截順黃河河道方向而來的兵
力,堵截吐谷渾與東女國。
烏海、柏海二城增強駐兵兵力,在必要的時候能將兵力盡數收縮進城中,除非四五萬人能在毫無干擾的情況下攻城,否則絕無可能將此地留守的兵力從城中拔起。
此前進攻西海都護的精兵,連帶著營中其余可供調度的吐蕃勁卒,都被他分作了兩隊。
原本還在隨軍輜重之中的床弩,也被安插在了各處關隘。
當匆匆折返的哨探重回烏海大營的時候,便發覺,這片地方已愈發變成了一座銅墻鐵壁的堡壘,死死地扎根在這條必經要道之上。
為首之人無暇多想,連忙抹了一把面上的血與汗,朝著欽陵贊卓疾奔而去,“大帥”
“情況如何”欽陵贊卓還能保持平靜,尤其是在做完了那一番布置之后,跋地設將軍卻是個急脾氣,直接將人抓到了眼前。
哨探忙回“唐軍確然已經到了,與吐谷渾合兵,在青海湖畔屯兵十萬之眾,先頭部隊也已抵達大非嶺和山前組建崗哨,搭建后勤路線。”
欽陵贊卓心中暗忖,唐軍此舉,只怕是一來為了防止吐蕃遠來交界地的牧民能發覺唐軍動向,二來也是為了先將軍資給往前運輸,以免遭到吐蕃的攔阻,或是拖垮主力進軍的速度。
與他剛剛發兵之時的想法相似,也是求穩。
可這等表現和軍隊人數,就算并沒有超過吐蕃的兵力,也不由得欽陵贊卓不覺得心中一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