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為驚人的是,她身上的血氣明顯不只是因為身居蠻荒而培養出來的。
那他大概知道這是什么人了。
他急命“拖住她的腳步,不可戀戰。”
收到指令的親隨當即朝著卓云迎了上去。
而在他的后方,這稍縱即逝的喘息時機里,吐蕃中軍的令旗終于隨著主帥的口令發出了搖動。
“這是”李清月眉頭一擰,便在一邊見到卓云揮刀破敵的時候,也一邊見到,吐蕃騎兵中長于騎射的,正在沸騰的水流中匯聚成團。
雖然從表面上來看,這不過是其中身手矯健、馬匹精良的一批被重新召集到了主帥的身邊,作為對他的保護,但李清月不會錯過,在這些人緊追欽陵贊卓行動的那一刻,在騎兵手中出現的并不是更容易出現在騎兵近戰之中的長兵,而是腰弩
那才是他們真正的武器。
“舉盾。”
李清月的下令已算很
快,可在混戰之中,這些從中切割吐蕃隊伍的大唐精兵需要面臨的是兩面的來敵。
在這個舉盾的號令傳遞到面前的那一刻,他們也還難免有反應遲緩的情況。
何況,這些一度切斷吐蕃前后軍的大唐精兵首先迎接的對手,還是面前的近身交戰之人。
而不是
那一蓬幾乎無視了敵我之分,直接悍然發出的強勁箭矢
殺敵也殺己。
當箭矢到來的瞬間,倒下的除了唐軍,還有相當多的吐蕃人。
可對于欽陵贊卓來說,若不能盡快破除唐軍對于吐蕃整支隊伍的切分,完全扭轉吐蕃所處的被動局面,不過是早死還是晚死的區別。
與其如此,還不如先讓這些正值分界線上的吐蕃士卒為國事犧牲。
他甚至不曾回頭去看,方才那個為他迎戰阿史那卓云的親隨將領,已經被斬在了一把長刀之下,死咬在后的陌刀與重甲隊更是給吐蕃兵馬帶來了莫大的傷亡。
在齊聚于一處的箭雨來襲之下,他已帶著緊緊護持于身側的騎兵一并,于瞬息之間鑿穿了那道屏障。
“好一個欽陵贊卓。”
李清月凝視著那一條重新連通的水流,對于這位吐蕃主帥的兩次抉擇都不免有幾分敬佩了。
他這等毫無顧忌犧牲士卒的打法,對于李清月來說,沒有一點參考價值。
但就算是她都不得不承認,這等做法固然會令不少士卒齒冷,可對于弱肉強食的吐蕃來說,這又何嘗不是一出由主帥發起的壯士斷腕,只為了能給目前落在后頭的精銳部眾以破陣會合的機會。
自谷口的另一頭,且戰且退的吐蕃精銳中就出現了一道振奮歡呼之聲,也讓這其中除了斷后的那一批人手外,有相當一部分得以掙脫出了原本的泥潭,從而撤退而去。
是,這些由卓云統帥的唐軍確實經由了為期一月有余的山地訓練。
可要知道,就在此刻,其中一方的目標只是殺敵,而另一方卻是背水一戰。
以至于在這兩道人流的沖撞中,這道被箭陣給沖開的豁口變得越來越大。
卓云一刀劈開了眼前的又一員攔截之人,抬頭就見,那主帥帥旗已在距離她二二十丈外,要想憑借著她的調兵速度,恐怕是來不及做出攔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