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句話,對于并未共事太久的兩人來說,真是一句很重的承諾。
若非狄仁杰知道,現在不是他們有這個工夫客套的時候,非得為這一句,和婁師德喝上一杯。
但現在他說的卻是:“我看光是你帶兵出征不夠。突厥人的想法我們大概能猜到,那鐵勒仆固部的想法呢?”
狄仁杰思索了片刻,繼續說道,“若按照高將軍讓阿史那將軍傳訊之時所說的那樣,仆固部大有可能會選擇救援。但對于長年處在羈縻寬
松環境下的仆固部能否全然相信,還是未知之數。”
“傳訊長安,再由長安發兵,大軍推進起碼也要月余時間,這其中的變數太大了!”
這是一句相當客觀的真話。
狄仁杰摩挲著那把就擺在他面前的寶劍,眼中閃過了一抹決絕之色。
他在考慮的,其實不僅僅是仆固部,還有草原上其他受到大唐約束的都督府。
這些人甚至不在高侃緊急傳訊的范圍內,卻勢必會很快收到唐軍出事的消息。
若是突厥人真抱著漁翁得利的想法,也必定會將這些消息給擴散開來,讓局面越亂越好。
必須還有一支隊伍,能以更快的速度加入到前線戰場之中,以確保能在關中重定主將并抵達此地之前,將一部分作亂的隱患給打擊下去。
婁師德聽懂了狄仁杰的話,當即將目光轉向了輿圖之上。
“以進軍的速度來說,要最快抵達多濫葛部所在,還有一個地方的人和我們現在的位置相差無幾l,只是差了報信的時間。”他伸手指向了那頭,總算感覺到了一種說不出的慶幸。
因為那里,正是安定公主所統轄的安東都護府!
大唐可用的將領有不少人都在那里,宣城公主也在那頭。
當安定公主的佩劍和狄仁杰的分析被一并送到那里的時候,那頭也更有機會以最快的速度出兵平叛!
甚至那一路人在抵達多濫葛部之前,會先經過仆固部的地盤,倘若那頭也懷有異心的話,正好能夠將他們給震懾下來。
在得出這個結論的瞬間,那把已然擺在他們面前的佩劍,讓本已置身于風浪之中的狄仁杰和婁師德,都感覺到了一種說不出的慶幸。
他們絕非處在孤立無援的狀態之中!
狄仁杰轉向了那些報信的信使,“我想勞煩你們分作三批,一批隨同宗仁前往調兵,一批前往遼東報信,另外一批隨同我們這頭的人一起前往關中。如何?”
那為首的信使應道:“理當如此。”
他們當然沒有意見。
身在并州都督府的狄、婁二人沒因為事情的難辦就舍棄他們的高將軍,反而在抽絲剝繭之間將當前的局勢分析了個明白,對于他們這些接連疾馳奔行半月有余的人來說,簡直是一出意外之喜。
沿途之間對于高侃安危的擔憂,半道驚見郭待封尸首的惶恐,也都因為這些有條不紊的安排,暫時平息了下去。
“那就辦事吧。”婁師德直接起身點起了人,“并州這邊早已備好了后續的補給,正好在此時派上用場。”
隨著婁師德的下令,自此地為中心一批批人手各自朝著目的地快速進發。
即將先一步北上的府兵和后勤兵馬點齊了五千之數,連帶著押運的軍糧武器一并動身。
勝州、云州、朔州相繼收到了狄仁杰的消息,以最快的速度點齊了境內可用的兵將,鞏固邊防沿線。
河東道、關內道有司相繼收到軍情
疾報,雖因并未得到出兵號令不能擅動,但在狄仁杰的建議下,他們必須做好隨時調兵的準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