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何嘗不是李治在自己打自己的臉,也讓他比任何一刻都要清楚地意識到,他掌握不住的,何止是這三任太子的命運,也是他自己的命運。
在他將軍國大事委任于天后和鎮國公主之時,這還僅僅是個模糊的預兆,甚至還被他自覺是緩沖矛盾的手段,但現在……
他已越發清晰地感覺到了何為時不我待,又命不由己。
天后的毫不阻攔甚至是支持舉動,也讓他忽然在想,太子的立而又廢,對于曾經提出以安定為太子的天后來說,到底意味著什么呢?
“陛下,該宣讀另一條詔令了。”武媚娘的聲音打斷了李治的神思飛散。
李治緩緩開口:“……好。”
他逃避不了李賢戰敗所帶來的影響,逃避不了他很可能要既失天子威嚴又再失去一個兒子的事實,就讓他暫時逃避掉另外一個問題吧。
在場的官員看不到這其中的暗潮涌動,只能聽到陛下隨即下達的詔令。
李賢出征造成的邊境有變,勢必需要有人前去穩定局勢和民心。
“令鎮國安定公主領敕勒道行軍大總管,總領并州都督府、單于都護府、燕然都督府、金微都督府軍事。”
“令涼國公領敕勒道安撫大使,隨同出征。”
李清月和契苾何力先后領命。
這兩條詔令當然是有區別的。
安定公主總領軍權,出任敕勒道行軍大總管,身上擔負著的,是出兵征討的權柄。
而涼國公契苾何力身上背負的則更多是安撫的職權。
當劉仁軌隨同這些朝臣往外走去的時候,就聽到了不少這樣的分析。
“多濫葛部劫掠邊境還不知足,現在還敢圍困大唐兵馬,挾持太……挾持皇子,只怕安定公主此去,要為陛下找回顏面,勢必是要用重兵鎮壓了。多濫葛部之外的其他鐵勒分支,卻還有安撫
的價值,確實是該涼國公走一趟。
就是不知道?[]?來_看最新章節_完整章節,前有皇子被俘,現在讓安定公主出兵打回去,到底能不能讓人知道,我大唐不是如此好冒犯的。”
“這有什么不行的,不過是被他們鉆了一個空子罷了!”
李賢出征這種完全就是特殊的情況,并非常態啊……
可再一想,安定公主以公主的身份出任將領,也不是什么正常的情形,這些朝臣又各自啞了聲響。
但這又有什么辦法呢。當今的這位陛下,確實是差了先帝太多。
若非他一意孤行,不聽勸告,仿佛還和安定公主之間生出了齟齬,又哪里會鬧到這樣的地步。
然而這樣的話,又絕不是他們該當講出來的。
只希望,在此次李賢鬧出來了禍事之后,陛下能收斂著一些,千萬別再折騰了。
可一想到陛下僅剩能被立為太子的那位,甚至比起李賢還不像是個太子人選,他們又各自在彼此相望中,后知后覺地感到了一種對于未來的憂慮。
安定公主在此等大唐顏面有損之時,乃是當之無愧的出征人選,也顯然更讓人有一種優勢在我的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