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完,那起身走到嬴政面前,從他后面的書架中,翻出楚國地圖,開始分析。
不是說李信不好,但是王翦更有性價比。
嬴政聽著兒子的解說,扭頭看著他,心情很不錯。
“召李信蒙武進宮。”
嬴政聽了兒子說的伐楚之事,就讓人叫李信進來,看他怎么說。他可不希望出現紙上談兵之事發生在秦國。
之所以讓李信領兵,也是有培養他的意圖,王翦已滅三國,戰功無數,名聲更是響亮,但年紀確實不小了,未來秦國的將領如果少了實戰,并非好事。
為了平衡軍中勢力,也是為了培養年輕的將領,所以嬴政思索之后才有了這樣的決定。
很快李信等人就進來。
李信對于伐楚也有自己的想法,因此嬴政一問,他就開始細細解說。
“李將軍應該見過項籍,項籍是項家被認為最有可能達到項燕程度之人,你覺得二十萬能打過項燕”聽他說完,嬴政問。
李信要二十萬,是因為秦軍勇武,每次交戰,都能做到以一敵三,可是如果對方同樣勇武呢
李信眉頭一緊,他當然見過項籍,只是聽說他力氣很大,但是項籍到底年紀小,他并不將之看在眼中。如今秦強楚弱,他真的覺得二十萬足以。
“李將軍,要不要跟我打一場”李然見他遲疑,直接道。
李信神色微頓,但是小公子開口,王上也應允了,就只能帶著小公子去外面比試。
李然平時對戰的都是侍衛,或者去軍營挑些厲害的打,朝中這些出名的將領,只跟王翦王賁打過。
因此李信知道小公子厲害,但是小公子畢竟才十歲,他一開始還是留了余力的。
只是李然用了一拳告訴對方,這力不能留。否則自己搞不好要丟人。
李然上過戰場殺過人,力氣大的驚人不說,人也非常靈敏。
李信本以為會是一場指導的比試,卻不曾想,差點兒輸了。
“我今年九歲,項籍比我小,但是他是所有人之中跟我打的最痛快的。至少百八十回,我們是不分勝負的。”打了快半個時辰,李然才敗了,之后他淡淡道。
其實沒有百八十回,項籍雖然天賦好力氣大人也勤奮,但是李然畢竟比他年長,同樣勤奮,因此就目前而言,項籍要追上李然,還是需要時間的。
李信沉默了,他只覺得渾身上下都疼,前有王翦這樣的老怪物,后有小公子這樣的小怪物,再加上小公子口中與之相當的項籍應該也是這樣的
他更加迫切的希望能把握住這次機會,否則自己就真的只是平平無奇的武將。
“稟王上,臣托大了。”最終李信看著小公子,開口道。
將項燕換成王翦,李信覺得二十萬可能真的只會是去送人頭。
“召王翦王賁入宮。”嬴政聞言也不廢話,直接道。
經過不斷地演練跟無數的復盤,還有探子送來的楚國兵力分布圖,嬴政最終還沒有下決心。畢竟六十萬兵力耗費實在是太多了,雖說自己現在家底比從前厚了些,可卻每到隨意揮霍的時候。
只是領兵之事上,王翦推了,他還是推薦李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