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身體結構、社會位置都相同的群體除非被刻意分裂,否則就是天生的盟友,這也是吳太宗為什么選擇提拔男官的原因。
他們總會有共同的利益。
姚天姝聽得眉頭直皺:“不合體統什么屁話,他不是娘生的嗎從娘肚子里爬出來的時候怎么不說自己不合體統”
吳曼容垂下眼簾,平淡解釋:“南域中多凡人,凡人界或許與仙君們所知不太相似。女子懷孕本是創生神圣之事,但逃不過孕期前后都會因此虛弱,并且生育對凡女來說風險極大,我們沒有仙君們隨手可置的仙丹,富家貴族好一些,尋常百姓或許連聽也沒聽過。”
有風險就有傷亡,容娘曾是深宮公主,這些事情還是逃出來之后才一點點被灌輸的。
因與修真界相銜接,凡人界的風氣也深受影響,大多女子在成年之后會選擇鍛體強身。
然而上位者對下位者的影響力何其強大,臣子尚不能違命,何況連存活都艱難的百姓
“敵人和對手,不會放過你的每一刻虛弱。他們要的只是一個由頭和幌子,只要最終能勝利,假的也會變成真的,錯的也會被說成對的。”
朝堂換上新鮮的血液,但還有民間,那遍布林野的太白星君像讓太宗惱恨。
既是修煉者,就不該插手凡人間的俗事。
他花了二十多年的時間去改換朝堂,卻花費了剩下所有的壽命去偷換神君像。
不知究竟出自何種用心,他將廟宇中的神君像,逐漸偷換成了自己的模樣。
第一年,世人恥笑,辱罵他狼心狗肺。
第十年,依舊無人理會,但最初的一部分百姓去世,林野中神君像悄無聲息地更換,新生的人看見的是已經偷換過的神君像。
第二十年,有少數人伴著男身神像長大,開始相信。
第五十年,信奉男身神像的人慢慢增多。
太宗去世,他的繼任者是男帝,對這種現象的蔓延推波助瀾。
真正的太白星君,在吳太祖死后就離開南域,繼續游歷和閉關,于不久后渡合體期雷劫失敗、神魂俱滅。
“太宗自認聰明,將星君離開前所留的法器保留,用來鎮壓鬼物異獸,以為偷換神君像不會出事。然而他去世不久,異獸重新出現,他偷換的那些神君像都成了吃人的怪物。”
“沒多長時間,民間開始流行起人祭。”
隨著這個國家掌權者的控制和打壓,朝中女官將近消失,上命下從,民間的女人們日子自然不好過。
天災頻出的年間,不提吃人的怪物,就算是糧食也根本不夠養活所有百姓,縱然家中有糧,都先供應成年男子,落到她們手中的不過零星。
吃的越少,她們越瘦弱,越失去抗爭的力氣。
既然瘦弱、沒有力氣,搶不到食物和資源,她們想要活命就得選擇依附。
一個附庸者,分到的食物只會少不會多。
這是一個惡性循環。
更別提,還有生育的難關。
戰爭需要人口,人口需要生育,如吳曼容所說,對于凡人間的女人而言,她們沒有能治病、能白骨生肉的丹藥,生育給她們帶來的風險足以致死。
有天真的人以為人與物一樣,物以稀為貴,人也會以稀為貴。
可惜,事實恰好相反。
當一個群體的數量被壓制,她們所能聚集起來反抗的力量就會愈發薄弱。
無力反抗的下場,是被更加用力地踐踏。
南域的凡人間并不太平,除了羌吳國,還有其他各個國家虎視眈眈地想要吞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