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站在院子中間,看到自己的成果,心滿意足。
自己當家作主的日子,就是好啊,馮氏只覺得才自己當家作主這一年,所有的事情都在變好。門外若薇推門進來了,杜宏琛帶著女兒上街買了桃符畫像,還笑著說他接了一個活兒。
“替孫員外抄佛經,說是給二兩銀子,我想來也無事,就答應他了。”
馮氏就道“我看你還是在家好好地讀書吧,明年也讓那章家哥兒來咱們家讀書,千萬別本末倒置,家里還有我呢。”
杜宏琛謙說無事。
夫妻二人說起去杜家本家提前上門請安的事情,馮氏伸手阻止“我是這么想的,我去只是看看她們對你的態度如何,如果是真心認為你有才,咱們就能走動,如果只是施舍幾分微薄的好處,高高在上的,那就表面往來就成。再等一年多,你就能中舉了,到時候就是咱們不說,他們自會上門,你也有了籌碼,這才是正經的交往。”
若薇心道別看娘那次同她說起杜家女學如何,但實際上娘還是想先讓爹中舉人,這樣腰桿子才硬。
這也符合若薇本人的想法,很多人都喜歡向上交際,覺著自己能獲得更多人脈。若薇本人也做過上位者,說實在的,天下人在這些人眼中,一般分為有用的和無用的,有用處能平日替自己壯聲威,辦些小事的,她愿意給點好處,否則沒用的人即便常常諂媚,也是無用。
甚至一個非常粗淺的比喻,你同時打賞兩個丫頭,一個人前人后替你揚名,一個默默收下給了錢跟白給似的
你愿意打賞誰呢
而杜宏琛現在只是個秀才,對于平民而言,秀才也許很了不起了,但是對于做廣西學政的家中,一個秀才算不得什么,他們投資在你身上,看不到什么出路,可若是一個舉人,即便不做進士,那也有做官的資格,本家對你好點,你有回報的能力。
“娘子,你不是還想為了薇姐兒過去那邊嗎這又是何必呢”杜宏琛不解馮氏為何突然改變看法。
馮氏招呼若薇過來,說起一件往事“當年我爹不是在趙通判幕下么她家有位小姐
只比我小一歲,生的花容月貌不說,趙通判和夫人更是悉心教養。碰巧趙家就說讓我也和趙小姐一起讀書,我就和她讀了一年書,大概就是人生最昏暗的時候,無論我多么努力,總是那位小姐的陪襯,還得看人家的臉色,幾乎所有人都會忽略你,犯了同樣的錯,先生只會劈頭蓋臉的罵我。這點事兒對現下的我而言,算不得什么,還要感謝人家,人家當時也是好心,可是那種感覺對一個小姑娘而言太難受了,以至于我現在都還記得。后來,還是我爹娘出了五百錢,把我送到附近一位老童生家中讀書,即便才識不如趙通判家的先生,我學的開心多了。”
“你看若薇是咱們女兒,從小到大,我對她千依百順,可是若去到一個要委曲求全的地方時常看人眼色,那又何必呢孩子已經夠好了,咱們想讓薇姐兒的前程好,應該是咱們自己努力,我呢,努力掙錢,你好好讀書,給我們薇姐兒一個官家千金的身份。”
若薇抱著娘親,別人都是才不管兒女怎么想的,都是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拼命讓女兒自己去努力,可娘會覺得讓家里變好應該是大人該努力的事兒,兒女只要心情好,活的自由舒坦比什么都好。
前世她一直覺得自己性子孤僻敏感,很容易焦躁,是自己性格不好,其實并非如此,是因為無人替她想的這么周到。
所以若薇就更要投桃報李,她撒嬌的看著馮氏“那娘親你要做最美的官家夫人,女兒就更要幫您,所以今天爹爹燉的豬蹄,您只許吃兩塊。”
馮氏絕倒,她最愛吃紅燒豬蹄了,只好扶額,杜宏琛在一旁又是心疼又是好笑。
春未綠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