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地方了。”
好一番巧舌,若薇發現爹居然嬌羞的很,恨不得以身相許。
十兩銀錢買書,書都是用筐裝回來的,杜宏琛除了每日做飯,幾乎就陷入書中了。這個年雖然并不熱鬧,也不走親訪友,但是若薇很喜歡,因為都清靜舒服。
直到年過完,元宵節都過了,杜家大公子還對曹氏道“及第坊的琛三爺夫妻都沒過來嗎他的才學我父親贊過,我前兒同府學江教瑜用飯,也夸他學問扎實,人又勤勉。”
曹氏笑道“一個秀才而已,你們何必這般看重,祖母還說他家已經分家了,只分了幾畝薄田。供一個讀書人可不容易,自有他急的時候,現下他一切得來太容易,反而不知道感恩,等他著急的時候,你再施以援手,豈不是讓他感激涕零。”
杜大公子深以為然,又看向曹氏道“大奶奶真乃女中諸葛也。”雖說曹氏只是出自宣平侯府旁支,其父只是宣平侯弟弟,官位并不大,但娶她還真的娶對了。
曹氏還知曉那位琛三奶奶馮氏是個愛女心切的人,她還想讓女兒上女學,就必定會來。
只是一切都讓杜家本家失望了,一直到這一年的端午,杜宏琛這邊除了象征性的送了些粽子過來,并沒有任何求本家的意思。
若薇這里也有了新的機會,隔壁竇家請了位女先生,馮氏上門問了一下竇夫人,竇夫人欣然同意,還道“我原本還想只有我家小小一個,難免孤零零的,能有薇姐兒作伴那可太好了。”
竇氏夫妻都是商賈出身,也算本地的富裕人家了,地位雖然不高。但是疼女兒的心并不少,甚至期盼著女兒能夠學一身本事,將來能嫁的更好,所以竇夫人特地出了五十兩從省城聘來一位女塾師。
而杜家雖然遠不如竇家有錢,但杜若琛有功名在身,還是府學廩生,竇家有不少公門事還麻煩杜家,所以即刻同意下來。
馮氏拿了兩端絹布并二兩銀錢,四樣細點,六條臘肉作為束脩,這些也是杜家占了便宜,但馮氏也很清楚,竇家作為商戶,舉凡要和官府朝廷打交道,多半托杜宏琛出面,自家輕易能還的起這個人情。
“這下好了,薇姐兒在隔壁讀書,每日回家又近,竇家也沒人會欺負她,我就放心了。”
杜宏琛也是深以為然“嗯,那位女塾師據說曾經教過知府的千金。娘子,真是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沒去杜家本家也好,那一個人教五六個姑娘,還這么遠,每日也無人伺候,女兒反而遭罪。”
短短半年,若薇見娘已經較之之前瘦了十斤左右,雖然還是胖,臉上卻沒之前那般肥肉堆積,氣色也好多了,她也欣慰的很。至于去隔壁竇家上女學,她知道爹娘其實日子過的節儉,甚至弟弟現在身上穿的都是她小時候穿的衣裳,可對于她,卻依舊舍得,若薇越發不會辜負爹娘之心。
“娘,女兒一定好好讀書,不辜負您和爹爹。”若薇決意道。
前世,她也是讀過書的,爹還請了個落魄的世家大族的千金教她,一共教了三年,前兩年都很
好,那女先生性情溫柔耐心,無論是讀書識字還是插花投壺,甚至是管家都對自己更是傾囊相授,只是后來她不甘于做女先生,被爹解雇了。
想到這里,若薇托腮看著娘親,她娘剛吃了一塊開花酥,現在又想再吃,她立馬喝止住“娘,您這半年剛剛有點起色,可別又胖回去了。”
這個時候爹居然不幫自己,反而斥責她道“薇姐兒,你對你娘太苛刻了。”
“爹,慣子如殺子,您故意慣著娘親,可這根本不是真的為她好。她明明就很想瘦,很想變好看,穿好看的衣裳裙衫,而不是常常和您走在一起,別人無端端看低了娘,娘根本就是很好很好的。”若薇不想讓娘自卑,想讓娘更自信,守孝三年實際上是守孝二十七個月,明年三月出孝,后年爹就能參加秋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