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氏雖然心里恨及閔氏,但在本家面前自己鬧出來,即便自己占理,也是自己的錯,故而她也虛與委蛇的笑道“大嫂,你們也來了。”
這樣的壽宴,即便是請本家,也是請有頭有臉的,平日在縣里也是人物的閔氏,在這里也只能敬陪末座。
閔氏身邊帶著杜若蘭過來的,兩年未見,杜若蘭越發亭亭玉立了。
杜若蘭倒是夸起若薇來“三妹妹,你是越發可愛了。來,我這里有一枚香包,我看跟你的衣裳很配。”
前世杜若蘭能說親給縣令的兒子,還是在爹中舉之前就有了這門親事,看來和本家關系很大。
果然,馮氏問起“大嫂你們送的什么過來的我只弄了一擔壽桃來。”
若薇分明瞧見閔氏目光閃了閃,只是笑道“不過是些容易克化的細點,還有兩簍鮮果。大家應該都送的大差不差吧,哎呀,這是小哥兒吧,生的真好。你們和我們如今住的又遠,我們也不知曉你們住哪里,喏,這個紅封就當給哥兒的。”
顯然馮氏也知曉她沒說實話,一味的哭窮起來,把人都累瘦了,杜宏琛沒功夫讀書,連買書和買紙的錢都沒有,還在人家家里坐館,日子如何不好過。
閔氏不好再說什么,但她很清楚三弟考個秀才,前前后后都花了多少銀子。誰有錢陪她們這樣折騰,也許有一日,三弟會中。可就像三弟妹抱怨的,她家分了區區十畝地,出息不多,又添了個小兒子,筆墨紙硯書都是很大一筆開銷,她當然有多遠就離多遠。
沒辦法,她自己也有家。
為了長女的親事,她也算是費勁心思了,去年湊巧之下便宜得了一架黃花梨花鳥十二扇圍屏,又尋了一柄烏木拐杖,甚至知道杜老太太喜歡牡丹花,還托人尋了十兩銀子一盆的姚黃送來。
而馮氏見閔氏不再熱絡,知道自己目的達到,她連本家都不愿意摘桃,區區杜家她就更要警惕了。
很快杜大奶奶曹氏出來了,頭上戴著一頂金絲鬏髻,上面飾以蟲草、碧璽和各樣寶石,看起來光彩照人。
眾人都前去奉承,馮氏倒是不以為意,她見自己桌前放著的點心好吃,還一樣拿了一塊喂給若薇和蘅哥兒。
倒是曹氏和閔氏多說了幾句,這也是看在閔氏送的禮貴重的緣故,甚至她還在想閔氏不過是個小吏之妻,在哪兒弄那樣精巧的屏風送來,怕是耗盡了心血。
因為和閔氏說話,曹氏才來這桌,抬頭見到馮氏,卻是怔愣了一下,下意識喊到“璇姐”
馮氏也愣了一下,又笑道“大奶奶,去年我們才見過,怎么你不認得我了我是及第坊杜宏琛之妻。”
曹氏這才意識到自己失態,掩口道“你怎么瘦了這么多,你這一瘦下來,倒是和我認識的一個人很像。”
春未綠向你推薦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歡</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