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女二人都容易滿足,曹氏反而心底有些苦澀,自己的丈夫自己知道,志大才疏,不是讀書的料子。
杜家現在看著窮困,但若杜宏琛青云直上,日后就是官家了。而自己家,公公已經辭官,不知何時才起復,丈夫求官不易,這才要四處結交,還不知日后如何呢
想到這里,她拋了不少高高在上的架子,真心實意和馮氏結交。
商周時期,以海貝作為貨幣,而朋友的“朋”是兩串海貝的意思,一串是五個,意思很清楚,只有兩串一樣多,才能稱作朋友。
曹氏和自家關系就是如此,娘也很清楚,所以之前并不高攀,只有兩家差不多的時候才能平等相交。
曹氏也有個女兒,和若薇年紀差不多大,只小她月份,乳名馨月。她身子骨不是很好,剛上船就吐的昏天黑地,若薇還差翠茹去送了一罐青梅去。
現今她大好了,也來尋若薇說話,她身量未足,稚氣未脫,性子倒是很像她娘曹氏,頗為爽利。
“薇姐姐,你我同歲,你這針線活做的比我好多了。”馨月羨慕道。
若薇自己重生一回,自然學女紅上手很快,但她還是謙虛道“我這才學了一兩年,也不過是繡些平常的樣子,再者我娘讓我少做針線,說怕傷了眼睛,她就是以前織布織的太厲害,眼神不太好。”
馨月知曉若薇家境算不得太好,聽聞杜舉人讀書完全是杜夫人供出來的,現在也算是苦盡甘來。但若薇能毫不避諱的說這些,就很難得了。
“薇姐姐,伯母說的也有道理,只我就慘了,娘說要去外祖家中送上針線,我這個身子不大爽快不說,針線活也是做的不好。”馨月嘆了一口氣。
若薇笑道“我如今也無事,不如你拿過來,我替你分擔些。”
馨月聽了,如釋重負,就讓人拿了布料絲線來,姐妹倆在一起做針線。她也會告訴若薇一些認識的人,就比如容家“容家姐妹三個名字都是取自佛經,一個叫觀音,一個叫般若,還有另一個叫梵音,說起來容大人在臨安府任期已經滿了三年了,恐怕也要進京述職,指不定咱們這次還能碰到呢。”
“那于你而言就很好了,進京總歸能遇到自己熟識的人。”若薇道。
馨月搖頭“那也難說,我們這次回去必定要住我外祖家,肯定就不是很便宜了。再者,容家那位老太太可市儈的很。”
若薇頓了一下“怎么說”
馨月揮退下人,才小聲道“我聽我娘說起,當初容家老爺子過世,容老太太年紀輕,守著一大筆家財好些人眼熱,多虧娘家幫襯。娘家肯定也是有意結親,她卻嫌娘家是商戶女,只肯高娶。她們那樣的勢利,如今我祖父辭官,也不知道人家如何。”
大魏的姑娘們,尤其是高門大戶的姑娘,普遍早熟,若薇在家,她娘都很少提起婚嫁之事。但馨月卻很早就知曉了,她這次跟爹娘上京,也是想背靠舅家說一門好親,畢竟時下女多男少,又重妝奩,姑娘家要說一門好親很不容易。
“你也別擔心,我看你祖父辭官也只是一時的,日后起復,也自有你們的好日子。”若薇趕緊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