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婦人身邊的仆婦道“這是我們宣平侯府大太太。”
馮氏趕緊道“妾身夫君是新科進士杜宏琛,大太太你請安。”
正好曹氏出來,眼見二人碰上,她還對這婦人道“大太太,你看我琛三嫂是不是和璇姐很像,只可惜璇姐今日不得來,要不然她們就是見面也會驚呆了。”
曹大太太笑道“還真像,若我們老太太看到了肯定也會吃驚呢。”
又聽曹氏在一旁介紹道“三嫂,璇姐是我堂姐,是宣平侯老夫人嫡親的閨女,如今嫁給成國公世子,她家今日有事。”
“原來如此,這世上人有相像也很正常,只是我這蒲柳之姿,哪里敢和國公夫人相提并論。”馮氏也不在意。
曹氏是有心引薦,“三嫂,日后帶你去給我們老太太請安,讓她也見見你,就知道我們所言不虛了,恐怕她也會愣著呢。”
馮氏體悟到了,又對曹大太太道“沒想到如此有緣分,日后定要上門給老太太請安去。”
曹大太太就道“我們老太太下個月五十大壽,我給你下張帖子。”
馮氏又是感激一笑,她很清楚自己不如容夫人,有國子監祭酒的爹,又在京中長大,家中也是華亭大族,自然能夠交際順暢,如今能夠和顯貴之人搭上,日后才能慢慢在這個圈子站穩腳跟。
三日之后,曹氏派人送帖子過來,馮氏是又高興又忐忑。
偏偏杜宏琛又很忙,聽聞前幾年選庶吉士時頻頻出狀況,權宦江斌是河北人因此選庶吉士不挑南方士子,更有宦官孫大成只挑自己親屬子弟徇私舞弊,還有首輔因為自己兒子科舉沒考中,甚至取消庶吉士。
因此,如今好容易革除陳弊,杜宏琛沒有走后門就選上了庶吉士,教習十分嚴格,杜宏琛每日學的煙熏火燎,他還要教靖海侯小兒子劉寂讀書,初入官場還不敢怠慢,自然沒那么多功夫。
還好有若薇幫忙,她其實前世也沒怎么學過管家,但她進宮之后,在那樣的環境中,人的成長是非常迅速的,一瞬間仿佛以前覺得千難萬險的東西都可以迎刃而解了。
現下也正是如此,對于送壽禮她很有心得。
“娘,您之前都是送一擔壽桃過去杜家,這樣很好。但是在京中,咱們好容易得到人家的邀請,就不能這樣,這些吃食太過簡陋,可玉如意那些珍寶我們也買不起。不如送兩尊無量壽佛,讓人用錦盒裝好,女兒再繡一對福壽如意的荷包,豈不是很體面”若薇道。
馮氏撫掌而笑“我的乖寶寶,你真是瞬間就解決了娘的問題,虧我還在想送些什么呢。是啊,誰還會挑剔佛祖的不是咱們買那種鍍金的,一對也不過二兩銀子。”
若薇見娘笑了,不免道“我聽說苗夫人請咱們去法濟寺吃素齋,還是好不容易定到的,反正送禮的事情既然解決了,那咱們母女就出去散散心,就是蘅哥兒這些日子也憋壞了呢。”
這個要求馮氏也同意了,以往她埋首織布,錯過許多風景,現下雖然有所謂的封夫人懸在頭上,但因為杜宏琛順利進入翰林院,馮氏腰桿子也硬了許多,甚至隱約有一種早日見到真人期待真相的時刻。
這次是苗家牽頭,請宋、杜、容三家一起去法濟寺,后宅的女人們難得出一次門,都很高興。若薇也見到了宋姑娘和容家的姑娘們,宋姑娘前世是她未婚夫的姑姐,很早就成婚了,如今也定親了,難得能出來,看起來也很高興,出乎意料,她對自己也很和氣。再有容家的三位姑娘,容觀音是之前就認識了的,至于容般若和容梵音卻是今生頭一次相見,大家互相見禮。
她前世見的最多的倒是容梵音,畢竟劉寂深受信任,但那個時候她已經是一品誥命珠翠環繞,不似現在這樣看起來謹小慎微,安靜持重的樣子。
但前世今生已經完全不同了,若薇當然也不是心事重重,反而恢復了幾分孩童的性情,她原本是個性子俏皮,滿嘴俏皮話的人,坐在馬車里也是不安靜,還被馮氏輕輕的打了一下屁股“且安分些。”
若薇皺皺鼻子“娘,女兒剛給您出了個好主意,您就這般說女兒呢。”
馮氏輕咳一聲“你看今兒連那位苗姑娘都端莊許多了,你素日穩重,倒似小時候跟小頑童似的。還記不記得娘親以前午睡時,你睡不著,還天天掀娘親眼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