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仙鶴出門,在小區里轉了轉。小區里很安靜,據說所有的房子都賣出去了,但只有大概不到一半的人家開著燈,小區內也少人遛彎的人,感覺保安都業主多。
林仙鶴昨天半夜坐上的火車,今天上午到的承寧,回了別墅區這邊后,洗澡換衣服,吃飯,跟奶奶李廣妮聊了一會兒,打聽到林家富今天在縣城,就趕了過去。這么忙活著,林仙鶴沒覺得累,就是沒練功,身體發癢。
她在小區里找了個燈光不算明亮的小花園,打了好幾套拳,還意猶未盡,決定跑步去往承寧縣一中。
林仙鶴不知道距離是多少,但據林一鳴同學說,他每天起騎自行車上學的時間是十三四分鐘左右。林仙鶴自信自己跑步的速度能跟得上自行車,不過如果以這個速度在大街上奔跑,要么被人認成是搶劫犯,要么就是瘋子,還是別出那個風頭了。
她9點鐘準時從小區門口出發,準備用半個小時的時間跑到一中門口。
夜晚的承寧縣城安靜了許多,仰望天空,看不見月亮,更看不見星星,好似籠罩在一個巨大的罩子中,空氣中的焦煤味愈加的濃。
林仙鶴沿著人行道跑,晚上的夜宵攤位算不上多,但隔一段距離,就有那么一兩個,大概都是嫌外面的煤煙氣重,都自覺集中到屋里頭吃喝。隔著明亮的燈光,可以看到里面人影幢幢,歡聲笑語從里面傳出來,她能感受到那種放松、愉悅的氣氛,但里面人到底說的是什么,她卻聽不懂。
外省人覺得晉省的方言都一樣,其實不然,相差很大,用十里不同音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就拿高鳳英來說,她娘家和婆家中間只隔了一個自然村,但她剛嫁過來的時候,因為聽不太懂家里人說話,鬧過好幾次笑話。
林仙鶴少小離家,去了豫南省。
豫南省也是方言大省,兩邊的語言一混,搞得林仙鶴哪里的方言都說得不倫不類,后來去了師父家,師兄弟們來自天南地北,語言體系就更雜了。
只有燕市過來的劉燕生師兄不會方言,于是就開始推廣普通話,大家日常交流也都說普通話。不過林仙鶴的普通話說得不正宗,還會帶出晉省或者豫南省的語言習慣,讓人一聽就知道她不是燕市人。
跑到承寧縣一中,正好聽見打下課鈴。門口的兩扇鐵大門緊鎖著,過了一會兒,才有人從門衛亭出來,將大門緩緩打開。
林仙鶴臉不紅、氣不喘,找了個視野較好的位置站著,覺得鼻子里面被糊堵住,整個呼吸道,從鼻子眼到嗓子眼,到嘴巴里,全都是煙煤的味道,像是直接下嘴啃吃了一口似的。她掏出紙巾,用手指頭墊著,往鼻子眼里頭捅了捅,拿到路燈下看,潔白的紙巾上面沾了些許灰色的污漬。
好家伙,以后在老家,絕對不能做劇烈運動了怪不得路面上戴口罩的人那么多。不過,她去的少數幾座城市,不管是老家這邊還是豫南,空氣質量都算不上太好。林仙鶴跟著林家富去過一次承寧縣所屬的臨河市,在商店里新買一雙潔白的運動鞋,她黑喜歡,立刻換上,等跟林家富買完東西,準備坐車回去的時候,白鞋已經變成了小灰鞋。
林仙鶴腦子里頭亂想著,一邊往校園里頭張望,已經陸續有離得近的學生從教學樓里出來,有的步行,有的去車棚推自行車,有三三兩兩結伴一起走的,有單蹦一個的,有歡歡喜喜,如出閘猛虎的,也有手里頭攥著書本,邊看邊默背的。
校門口聚集了十多個趕來接孩子的家長,就在半數以上的家長接到自己孩子時,林仙鶴在日漸稀少的人群中,看見了林一鳴姍姍來遲的身影。
之所以能在路燈并不算明亮的夜晚,隔著老遠就認出,一是因為林仙鶴眼神好,二是因為林一鳴個子高。
林一鳴遺傳了林家人的高個子,16歲的,身高已經超過了一米七,人就像抽條了的莊稼,又細又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