晉省山區的農村家庭出身、單親、父親是礦工聽到高江流耳中,覺得她比其他孩子的還不如,出于同樣的,想讓孩子有個出路的目的,收下了林仙鶴。
而劉燕生,首都來的雙職工家庭,不說多富裕,但起碼衣食無憂,人家學武術,不是為溫飽,就是為了個愛好、夢想,高江流是正經收了學費的。而這些學費,基本上都補貼在了其他徒弟日常吃用上。
劉燕生一開始不知道自己和其他徒弟區別的,但時間長了,又豈能不知,有句古話說得好,不不患寡而患不均,劉燕生好就好在,知道了也沒在意,反而讓父母過來看他時,帶些米面糧油過來,搞得高江流不好意思了,看見劉燕生時,就覺得對不起人家,雖然劉燕生天賦一般,但還是盡心盡力地教他,但凡能參加的比賽,就給劉燕生機會去參加。
這些年來,劉燕生也積攢了大大小小十來塊獎牌,雖然最有含金量那一枚只是個省級賽事的銅牌,但也彌補了劉燕生沒進專業團隊的遺憾,他非常滿足。
也是仗著這些獎牌,揚名武術館開業后,生源不斷,他也成了小有名氣的武術老師。
他這個人,能在外面吃得開還有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長相親和,白白凈凈的圓臉,臉上的胡子清理得干干凈凈,頭發剪的是時下流行的毛寸,既清爽利落,又有時髦感,配上說不上帥氣,但組合起來很耐看的五官,就很容易讓人產生好感。
張臣被掛了電話,倒也沒再打過來。林仙鶴拿起自己的摩托羅拉手機,在最近通話里找到林家富的電話,回撥過去,匯報了自己這邊的進度。
錢是林家富出的,不能錢要到手了,就把人家扔過墻。
林家富很滿意地點頭,心里頭夸獎著林仙鶴這幾個師兄還是靠譜的,就叮囑她拿到房本的時候好好檢查,尤其是看好自己的名字,說這些辦事的,粗心大意的,經常會犯錯誤。
這些都是林家富的經驗之談,林仙鶴覺得他說得對。小心些,多注意些,沒有壞處。林家富人生經驗雖然豐富,但是能傳授給她的,能夠借鑒的卻很少。林仙鶴從他身上學到的,大概還沒有從張臣、劉燕生身上學得多。
見電話中的女兒乖巧地應和自己的話,林家富很高興,不過在林仙鶴說了再見,即將要掛電話時,林家富又叫住了女兒,有些支支吾吾地問
“仙鶴,你還記得康清阿姨嗎”
康清這個名字只在腦子稍微一轉,一個漂亮和煦的女人臉龐就出現在她的腦子中,她回答說“當然記得。”
林家富有些尷尬地說“沒想到你還記得她。”
怎么可能不記得她是父親的第二任妻子,雖然他們之間的婚姻關系只持續了幾年,自己和康清阿姨見面次數一個手指頭就能數得清。但不知道為什么,她對這位阿姨的印象極為深刻。
那是個林仙鶴從未接觸過的類型,她是個富貴窩里嬌養出來的貴婦人,坐在自家重新整修過卻還顯得老舊、昏暗的窯洞中,格格不入不如。優雅、秀美、白皙,畫著淡妝,三十多歲年紀,臉上總是掛著淺淺的一抹微笑,身上總是香香的,說話不疾不徐,聲音不大不小,總是把“謝謝”掛在嘴邊,一張口,就知道這是個很有文化,很有內涵的人。
她對康清所知極為有限,只知道她老家是承寧縣的,不過年輕時就隨著家人遷居到燕市,在那邊結婚生子,她回到承寧是因為丈夫去世受到很大打擊,不想觸景傷情,想換個地方生活。林仙鶴不知道她和林家富是怎么認識的,反正兩人走到了一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