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到過這個人類嗎
你見到過這個人類嗎
一只橘貓喵喵叫著,在人群中穿梭,鏡頭跟著貓咪,是低低的視角,只拍到了人來人往間的大腿。
車突然鳴叫了一聲,“嘟嘟”的汽笛把貓嚇了一跳,橘貓轉頭看了眼上方的紅綠燈,是綠色,又看了眼小汽車,還是跳起來,跑了。
一片灰色的鋼鐵叢林里,橘貓在穿梭,橘色的皮毛仿佛一條線,穿過半個城市,于是鏡頭上升,繼續上升,城市化作落網,變得模糊,半空中出現了視頻的標題
龍崽
標題化風散去,右下角又出現了城市的地名,田城。
靠著強大的技術力,系統將龍崽到田城,到落鳳城,而后幾個小動物的故事拼湊成了一部動物主角微電影。很多內容都是脖子上攝像頭的實拍,不過調整過畫質,實拍間又插入了2d轉繪畫面,降低幀率,讓整個視頻充滿了童話感,節奏把握地非常好。
拉到視頻結尾,會出現這樣一段話
本視頻根據真實事件改編,部分身份細節已模糊處理。
故事的后續把握在你們手中。
依靠大家的轉發關注,我們將為龍崽尋找他的主人。
不過,系統后臺計算了一下視頻的播放數據,就知道短時間內無法達到千萬播放要求
還得靠其他人推一把。
它在虛無的網絡世界轉了個圈以它的能力,黑掉全世界也不難,但動用這樣的大型的數據流,還是需要借用一下人類的機械,否則可能影響到幼崽的身體。
它隨手切走了兩個屬于人類的大型機庫,默默修改數據,黑入了人類常用的軟件網絡,調整了某些視頻推送的計算方式,把龍崽這個視頻安插了進去。
雖然人類總說“大數據真可怕”,但被大數據控制中的他們又的確會按照數據的安排去行動,很多自媒體人也正被數據裹挾著只要他們認為推送這個視頻會有收益,并發現其他人也在推送,那么他們就會這么做。
就像是a認為b推了那我也推,b覺得a推了那我也要推,而系統只是同時告訴ab對方都推了,數據的流動就完成了。
它看了眼正在給貓喂食的幼崽,打了個無聲的哈欠,又從后臺翻出了“自留地”的數據漲幅報告人類已經用事實證明,短視頻的爆光比長視頻要更好,短時間內圖片尤其是表情包的轉發率比文字要高,所以系統安排了幾個曝光計劃,在一座城市里彼此發酵,然后選出其中最高的那個,推送給了它看好的博主。
半個小時后。
落鳳城內,一名游客打開新梅a,大聲“我靠”了一句
“我今天早上拍的照片居然三萬轉了”
游客點開a自我欣賞,并對著好友發出“我不是要火了吧”的震驚發言,而他的個人賬號上最火的,正是兩
張抓拍的照片
第一張,在天空中只有一點微光照耀的情況下,一只玳瑁正踏著登嶂山的護欄徒步上山,它戴著項圈,而它的身旁,一只烏鴉飛得極低,脖子上系著個紅色的小圍兜,嘴里還叼著攝像頭。
第二張,天空已經半白,烏鴉叼著木簽,放大看能看到那是求簽用的簽子,撒金色的“上上簽”二字恰好在陽光照耀下閃閃發光,而玳瑁貓嘴里甚至叼著三根aaadashaaadash兩只小動物沒有再走欄桿,烏鴉飛在玳瑁貓的正上方,壓低翅膀,而玳瑁順著青石臺階向下。
最有趣的是,此時恰好有一名道士上山,他和兩只動物交錯而過,下意識轉頭,似乎在疑惑它們嘴里的aaaheiaaahei會不會是自己觀里的簽可人又不能喊住動物,因此這抓拍的一幕顯得搞笑中充滿故事感。
評論里很多人在問這是在哪拍的,游客帶了相機,因此拍攝得分外清晰,他回復了地點,恰好,前段時間落鳳城的熱度還沒過去,得知就是落鳳城的青山觀,還有人玩笑道
aaadquo連貓和烏鴉都要去求簽,想也知道青山觀的簽有多靈驗了€€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刷到這條的青山觀小道士“”
觀里的熱度莫名上來,他也不可能當做沒看見,哭笑不得地把今早拍攝的照片發了出去“他們根本不是來求的,是來搶的,我這里抓住了一只犯罪嫌疑貓,發出來給大家看看他的可惡嘴臉圖片圖片圖片。”
幾張圖片分別是一大早被倒翻的簽筒,被貓贓俱獲揪起來的燕子下面就是蒲團,被迫抱著“我錯了”的紙板趴在蒲團上,對著三清像打瞌睡的燕子。
看得出來犯罪嫌疑貓毫無愧疚之心,睡得很香。
很快,發現熱度的營銷號把幾張圖都截了一下,開始第二輪轉發,但這次營銷號狂轟濫炸,只帶了落鳳城青山觀的字樣,已經沒最初拍照片那游客什么事了。
系統又默默地把幾條特定內容推送給了落鳳城文旅局宣傳部負責人。
之前熱度上來時,他們就已經發現了,但畢竟只是兩張抓拍,頂多轉發跟著說一說“我們青山觀環境優美”如何如何,誰都看得出來,用不了半天,熱度就會降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