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城,宛北派出所。
審訊室里,警察用手里的筆戳了戳桌子“老杜,我們也算是熟人了,現在是審訊期間,你愿意對你說的每句話負責嗎”
坐在對面的“老杜”扯了扯嘴角“我就偷了兩條腌魚,這有啥好負責的”
警察“就兩條魚”
老杜“那不然呢”
警察“沒有偷走了又被放回去的東西”
老杜“你說啥呢”
警察“嘶”了一聲,喃喃“還做二休五,只有周末上班啊”
老杜“”
審訊完畢,這名警察揉了揉后頸,與同事說“監控找著了嗎”
同事“沒,監控倒是找到了那些受害者,我打電話通知他們小心小偷了。”
至于丟失物品上的指紋什么的,只檢測到了小偷本人的指紋。
同事舔了下嘴唇“有個不知道算不算線索的,有個證物上沾了一根貓毛,但主人沒養貓。”
他們在聊的就是最近在金城宛北機場發生的“怪事兒”。機場最近逮著好幾個小偷,有生面孔也有熟面孔,但奇怪的是,這些小偷們不約而同地提到了一個“神秘現象”,他們已經偷走的物品會莫名其妙地回到原主人手中。
大部分人信誓旦旦地認定,是同行在搗鬼,還有人則懷疑是警察釣魚執法。
而警察們也摸不著頭腦監控雖然盡量覆蓋了,但還是做不到全程覆蓋,機場人流量又多,查監控只查到了小偷偷東西,沒查到東西是怎么回去的。
事情幾乎是在往玄學方面發展了。
不過,幾周下來,眾人也發現了一點線索
一個就是貓毛,有兩件物品上都看到了貓毛。
另一個就是作息,這個“嫌疑人”可能是上班上學黨,總之只有節假日才會出現,規律得很。
警察也想過偽裝便衣,盯住眼熟的小偷,釣個魚試試。但神奇的是,被警察盯住的小偷,都要溜走了,都沒出現這種情況,同一時間,另一航站樓落網的小偷再次信誓旦旦地提到了這位“都市傳說”。
想了想,宛北派出所把事情上報,這事最終驚動了刑偵專家,從市區拉來的專案組圍繞線索做了個嫌疑人側寫
“嫌疑人是個謹慎,耐心,很大可能擁有潔癖的人。”
被小偷撞開了的口紅,送回去時,蓋子擰緊甚至擦干凈了。
“身高在一米七以下,性別暫時無法判斷。”
這是從監控畫面和包裹開口等細節推斷出來的,在某些監控中,受害者一直處于攝像頭下方,而嫌疑人必須迅速將失物還回去,懷疑的對象范圍立刻縮小了。
他們還翻看了大量錄像,記錄所有被嫌疑人“挑選”出來,提醒受害者物品丟失的對象。
一切看上去都像是巧合,但這種“尋找神秘人”的挑戰性讓專案組非常期待
目前這位“嫌疑人”根本算不上嫌疑人,準確來說應該算是一位做好事不留名的好同志,所以雖然是專案組,可眾人工作心態都很平穩。
他們尋找對方的目的其實是
本作者薩巫提醒您最全的系統把我識別成了貓盡在,域名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
“這樣嫻熟的手法,這種躲避監控的能力,不可能是一天練成的。目前線索太少,但我大膽猜測,這可能是一位出獄后改過的大偷,走技術流那掛的唉,現在都是線上支付了,十幾年前大家都在練技術流,手上功夫那叫一個牛。”
“咱們主要是不確定,這位蹲過的大偷呢,究竟是想在周末做做好事,還是準備在這些新手里面物色個繼承人,順帶考驗他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