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外有凈路線高度約四十幾米的野攀場所,評級達到514,可能只有世界頂級的運動員才能完攀。
這是對體力和意志力的雙重考驗。
可能有人覺得四十幾米并不太高,但這條路線也許本來就在懸崖之上。再想象一下徒手不借助任何外力爬到十二樓,懸掛在樓墻外面往下看,那種驚悚感和刺激感,和在室內攀巖是完全不一樣的
而這面巖壁雖然高度只有五層樓,但在攀巖中,高度與“難度”不是一回事,路線的難度讓完成動物園巖壁的完攀也需要職業級水平。
他們這里沒幾個人能順利爬完,有時候夏哥也會想,或許他成功爬完這面墻,他也會悵然若失吧。
那大概不是今天。
帶著這樣的遺憾和沖刺頂點的渴望,眾人一邊架設臨時的救護設施,一邊野餐墊。
嗯,攀個巖順便野個餐,反正這里距離其他動物場館都比較遠。
當然,還是有游客會路過的。
有的游客看出來他們是在攀巖了,會好奇地指指點點,甚至悄悄拍照,還有的游客則完全沒注意到巖壁上的人,走過來問“賣烤串嗎,有沒有價格表”
“這是我們自己吃的”
“那更好啊,更健康,賣我兩根唄,我又不是不給錢”
而且說不定還比動物園里賣得便宜
下方的人無奈收錢,而另一邊,楚聽烏已經開始嘗試上巖了。
當她爬到巖壁上時,五也跟了過來。
對體型比人類要小的貓來說,這里的巖壁要比攀巖館里好爬得多,容錯率也更高。
抓著巖壁上的凸起,五成功跟上了楚聽烏。
楚聽烏把繩索掛到第一個釘點處,試了試強度,就繼續往上爬。
夏哥就在旁邊,笑著鼓勵她“加油,你試著把林林超過去”
不過,再往上爬到一定高度,楚聽烏就知道這里為什么能讓那么多人折戟沉沙了,頭頂有一大塊避不開的巖壁,就像一個折角,這在抱石攀巖中較為常見,但并沒有定線員為大自然定線
所以,這塊石頭上根本沒有合適的手點。
但有人找出了解法。
那就是第一個爬上去,并把釘點敲進去的攀巖者。
楚聽烏仰頭盯著巖壁看了會兒,示意五進包。
她背著一個可以讓貓咪伸出四肢,又較有彈性,扣得很穩的包裹,這類包就是攜帶動物進行戶外運動時使用的。
五用爪子磨了磨巖石,鉆進包里,楚聽烏單手掛在巖壁上,把包扣都扣好。
隔壁的林林“”
這孩子體能真的很充沛啊。
有人從旁邊摔下來,遠處圍觀的游客發出小聲驚呼,他們大概把這當成動物園的表演了。
那為什么不去猴山看猴子的表演呢。
楚聽烏心頭漫無邊際地想著,手上的動作卻沒停,她看了眼自身左側,突然躍起,往左邊一撲,身體在半空中猛地蕩了一下,然后重新穩住。
接著,她將腳抬到頭頂,用腳背卡住巖石,向下踩的同時向外撲出,雙手抓住了豎直向下的巖壁。
在攀巖中,這個動作叫做“側拉”,靠著豎直巖壁的牽引力,她緩緩將自己的身體提起,成功繞開了那片巖石,繼續向上。
而后五跳下來
前面的路線,五又能比楚聽烏更快地達到高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