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下免費的安置房和小區都不住,就是要住在什么都不方便的山上。
除了零散的住戶外,上面甚至還有一個村莊。
在離開山上之前,燕平想希望他們已經遇到楚聽烏了吧也希望楚聽烏別亂跑,在營地里好好待著。
楚聽烏雖然不在營地里,但營地里的人忙碌了一會兒,又聽到了其他人聲。
那是保含激動的叫聲,是兩個陌生的,明顯是游客的面孔以及前面一只眼熟的貓。
領頭人“五”
那兩位游客也終于看到了大部隊,膝蓋立刻一軟,就要摔坐到地上。
其他人忙來扶起他們,也得知
“你們遇到了我們救援隊的成員啊,落單的,帶這這只貓的”
“她讓貓陪著你們,自己先走了天色亮了之后,貓就開始帶你們下山”
“她的名字,送錦旗啊,啊這個,咳,其實那位是星云基金會的,不是我們救援隊的,就是借了件衣服。星云基金會,這個,這位,對,他比較熟”
被指到的鄭榮“”
他,他頂多知道基金會在金城啊
領頭人有些憂愁聽這話,楚聽烏似乎還在往上。她不會救人救上頭了吧其實讓那些受困者待在原地等待救援就好,在這種情況下自主下山反而危險,只要水資源充足,等救援的安全性肯定更高。
玳瑁貓似乎渴了,在一旁喝水,其他人都把對楚聽烏的感激轉嫁到了貓的身上。喝完后,貓轉頭看了看,又看看離開的方向,似乎有些猶豫,最后還是待在原地,沒有走動。
而楚聽烏卻并不像領頭人以為的那樣,還在奔波
她在睡覺。
準確的說,她正在夢境課堂里“監考”。
領頭人考慮的問題也是她所考慮的她的嗅覺系統能覆蓋附近幾公里,狀態全開的情況下,她能單靠嗅覺聞出附近其他生物的氣息,留存過的痕跡,以及動向和情緒。
當然,對野獸來說,進化成這樣其實是為了完成狩獵所需。
不過,楚聽烏現在把它用在了救人上。
她使用時才發現“我好像沒這樣聞過人”
可能是生活在人群中間,她本能地調低了聞人的敏銳度,對動物的靠近反而更加敏銳。而現在,各種復雜的情緒和味道都鉆進了鼻腔楚聽烏感受到了巨大的“不安”。
有些人認為自己在災難之下能保持穩定的心態,但實際上,當災難真的到來時,他們大多反應是一片空白,手腳發軟,甚至來不及立刻做出躲避姿態。
現在同樣如此,不論表情如何,味道沒能掩蓋他們真實的情緒。
楚聽烏就被包裹在這種情緒中,她坐在一顆插入土層的巨石上,雙手抱膝,深吸一口氣,莫名感嘆
“大自然好大啊。”
系統也訕訕道“嗯”
于系統而言,它只知數據,其實并不知情緒人類當然會在自然的偉力下發出感嘆,但在系統眼里就像是nc會說出的臺詞,隔著屏幕。
對,很大,很偉大,很漂亮。
但那不還是1和0組成的嗎
而如今,感受著幼崽的情緒,聽著幼崽的感嘆,它莫名覺得自己能讀懂了。
但是對它這段程序來說,什么叫做“讀懂”呢
幼崽已經跳下去,繼續往前,系統琢磨了一會兒,突然明白了
它并不是明白了自然有多么偉大,而是意識到了當自然發出怒吼時,它對即刻保護幼崽這件事,是無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