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就是說,至少需要一名攀巖選手進行先鋒攀爬,完成基礎的定線,規劃出可攀爬的點以及參考路線,再由裝修團隊就對方留下的標記對著巖壁進行小范圍的修整。
整面攀巖墻高約八米,已經超過抱石墻的范疇,游客們想體驗的是下方湖水,上方天塹的攀巖刺激感,并不是失足落水的狼狽所以至少要有個能用來緩降的打釘,下方也要有接應。
所以,在研究過往年水位線和下方土質后,最終,靠近巖壁的位置打下了一排隱藏式的石樁。
這些石樁的表面比水位線略低,一路貼著巖壁延伸到另一個上岸點,不會影響到坐船游客的體驗,又能讓攀巖教練站在石樁上接應與保護游客安危。
現在,相當于所有額外準備都做好了,只有巖壁光禿禿的。
米教授很好奇,怎么甲方還不找攀巖運動員過來呢
現在不用好奇了,因為他們看到了一位動作非常靈敏的員工是的,員工
雖然離得遠,楚聽烏也沒戴帽子,但米教授確信,這背影怎么看怎么像是當初那位開游艇的員工
楚聽烏就在對岸的注視下,以穩定的速度爬上了頂部,雖然沒有什么輔助物品,但這條野外攀爬線路其實并不難,只是因為沒有防護,看上去很危險。
她按自己攀爬時的手感把反饋發給下屬,又和系統商討出了第二條路線,以及如何加入藤蔓這一趣味元素,然后便低頭
水很清,如果不是晃眼的日光,幾乎能一眼看到湖底。
清理過淤泥,更新了濾篩機制,掃走了所有垃圾,補種了水底的植物,如今雖然落葉依舊飄在湖面上,卻只像是水面上的點綴,加上樹木投下的光影,顯得畫面更為藝術。
雖然還是有些
許不足,但只要持續性地投入,這片湖就會像是一枚安在牧場心臟處的藍眼睛,本身就是藝術。
所以如果有游客在坐船時亂扔垃圾就通通鯊掉算了,還是賠錢吧。
遠處,米教授抬起手臂招了招看到了熟人,他還是很高興的,牧場人少,他想和楚聽烏聊聊,問問看到湖的變化有什么感受,又有什么其他建議。
不過,旁邊的學生瞇眼看了會兒,猶豫道“她真的是工作人員嗎”
怎么有點眼熟
楚聽烏也看出米教授想找她,所以她點點頭,踩著腳下的土壤,用巧勁向前一躍
米教授“”
他看到楚聽烏在半空中轉身,抓住凸出的藤蔓反身踩了下巖壁,通過這一動作減緩了一下下墜的趨勢,但也只點了兩下巖壁,便以極快的速度直接落到了湖中隱蔽式的石樁上。
水流浸沒了她的涼鞋,她像散步式地踩著湖水石樁,一路走到岸邊,過來進行使用反饋了。
米教授確信楚聽烏根本不是為了做什么展示或者炫技因為她身邊沒有攝像頭,而岸邊只有他們幾個,還有一匹馬。
她就是下意識地這么做了,用這種簡單又快捷的方式來到了湖對面而已。
他的心臟也差點簡單又快捷地停跳了。
所以,楚聽烏發現米教授的態度,怎么變得小心翼翼的
這位小老頭平時帶學生就是個老好人,連對馬和牛說話都很溫和,但對楚聽烏的態度客氣中夾雜著一絲恭敬,交流完畢后,才試探性地說
“其實慢慢走也可以的,不用著急。”
楚聽烏“多謝關心,但我沒事的。”
她一開始準備直接跳到高度差八米的石柱上,因為考慮到有人在看,動作都已經“收斂”過了。
米教授“哎呀,其實我學生平時做實驗也這樣”
身后的學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