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材料,那像半顆海螺一樣的形狀,那是紅雨隼筑的巢
的未完成版。
一對新婚夫妻此時就擠在那個巢里,疑惑地對著攝像頭探頭探腦。
楚聽烏發誓她聽到了很多不同聲調的“哦呼”聲,仿佛養貓人看到小貓突然在自己面前打滾翻出肚皮。
然后他們意識到了不對。
但在他們問出別的問題時,楚聽烏閉了閉眼,忍無可忍地吸氣,掀開身后的靠枕,給幾人看靠枕與帳篷縫隙之間的,筑巢材料和幾個半成品巢
“我是昨天扎的帳篷,然后它們就從昨天忙到了現在。”
這個帳篷原本是給米教授老友用的就扎在湖對面的小坡上,不在紅雨隼大群族活動的范圍內,又可以在最近的位置觀察這些鳥。
那位老朋友一開始差點因為門票問題被拒之門外,因為他肯定搶不到門票了,但可以走員工通道。
楚聽烏看得出來,對方對能近距離觀鳥十分期待,但太過期待導致他反而不敢太靠近,于是楚聽烏扎了個帳篷演示
它們不會過來的。
而且這里其實人來人往,游客也經常走,住這沒什么問題。
就是得改一下程序,不然會有機器人不停地轉過來,表示不可以隨便扎帳篷
請帶著您的帳篷前往露營區請帶著您的帳篷前往露營區請帶著您的帳篷前往露營區
楚聽烏把帳篷放置了一天,第二天來,發現分明已經改了程序,可機器人還是往這處山坡轉悠。
機器人正在撿垃圾。
它一邊撿垃圾,一邊對“客人”說
請不要再隨地亂扔垃圾,您亂扔垃圾的次數已達到133次,您將會被記入園區黑名單。
憤怒的客人啾啾道
那是房子那是房子
是的,環衛機器人勤勤懇懇地撿走了紅雨隼藏在帳篷下面的巢,剛有個雛形的巢基本上一碰就碎,變成一地的垃圾,機器人和鳥都
很生氣。
楚聽烏“”
楚聽烏“這的確是小鳥的房子。”
系統解釋了一下種族識別的問題“我給它們內置了撿狗屎的程序,它們也會勸狗來著。”
它愉快道“改啦”
于是楚聽烏看到,機器人原地折返,把鳥巢放到了露營區。
楚聽烏“”
她和米教授等人討論,認為小鳥們是覺得帳篷附近溫度更高,適合筑巢,于是完全沒管扎帳篷的人類,就這么心大地把巢筑在了附近。
“這還算好呢”那位來觀鳥的老朋友憂郁道,“它們還選擇過花盆與狗窩,前者更好一些,至少花盆里不會長出一只狗。”
對于牧場里這樣的“盛世”,邵令梧非常遺憾自己沒能在旁邊看著。
就在前幾天,周薔三人離開了牧場。
邵令梧肯定是要準備藝考,雖然以他的水平上目標院校應該很輕松,但就他自己所說,他完全是野路子愛好者出生,需要補習一堆理論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