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使系統計算好的萬無一失也會有意外,比如汽車拋錨。
雖然系統很想化身機器助手親身去修車,不過它如今能做的也只有張著翅膀生悶氣。
楚聽烏倒不是很在意,她下了車說“那就跑起來唄。”
司機打電話等人來拖車,系統安排其他人過來接應,楚聽烏也不想就這么待在公路上,所以,那就跑起來吧。
她有段時間沒跑步了。國道上有車來來往往,因為時間充裕,楚聽烏沒有攔車求助也沒有在網上找網友幫忙,雖然粉絲群體夠大,但此時不是她常開直播的時候,所以除了由遠及近的汽車聲音,就只有她自己的腳步聲。
直到進了隧道,楚聽烏跑了一段后,下意識轉頭
一輛自行車從她身邊擦過,騎車的人有些疑惑地轉頭瞥了她一眼。
楚聽烏默默跑步,但自行車接二連三地從旁邊通過,當她跑出隧道時,前方停了好幾輛自行車。
為首那人招招手,問“要幫忙嗎”
他們是樂州市騎行俱樂部的隊伍,騎著的車也是轉為騎行的公路自行車,車是沒有后座的,似乎帶不了人,但聽完楚聽烏遇到的問題后,隊長很是熱心地表示
“你可以坐在前面的橫杠上。”
楚聽烏“”
那是給小朋友坐的吧
最后,楚聽烏扶住前面姐姐的肩膀,腳踩后輪旁的橫桿,以一種平衡車雜技般的方式站在對方身后。
雖然她保證了自己做這個動作沒什么問題,但大家還是有點緊張,別的不說,這站法挺考驗前面人的力量和核心來著。
但騎行上路后,前面負責騎車的人松了口氣
她以為后面的重量會很重,但其實還好奇怪,她甚至覺得比平時帶朋友要輕不少。
可楚聽烏要比她的朋友高,穿鞋肉眼似乎有一米七,整個人有一種非常勻稱有力的瘦。
其他人也放慢車速,圍而不近,讓自己處于一種不會影響又隨時能搭把手的狀態,領隊詢問楚聽烏“你要去哪”,楚聽烏報了能遇到下一輛車的位置,以現在的速度,大概也只需要騎行不到半個小時。
領隊恍然“噢,有人來接你就好。”
其他人插話“我們從后面看的時候還奇怪呢,以為你是離家出走而且公路跑步不安全。”
騎行的隊伍沒有深究,彼此很快轉移了聊天的重點,開始聊他們騎行方面的事情
楚聽烏默默聽著,甚至也不用故意去分辨,在見面時,她就靠著能力把幾人的職業和大致性格猜了個七七八八。他們中有的是上班族,有的是退役運動員,還有人在上學亦或者自由職業。平時有個群聊,會約著在休息日出來騎行。
這其中只有幾個人會去參加相應的比賽,其他人并不以此為職業,只是興趣使然,一邊攢錢更換新的設備,一邊嘗試新的騎行路線,看路上不同的風景。
大家熱鬧地聊到一半,楚聽烏前面的姐姐突然慌了神,大叫一聲“我靠”。
她感受不到后面的重量,肩膀上也沒了楚聽烏那雙手,反應過來的瞬間當即就以為楚聽烏“掉下去了”,慌慌張張地朝隊友使眼色,同時偏頭往后看
即使他們有放慢速度,騎行的車速也非常快,轉頭算是個危險的動作。
但偏轉時,她用眼角的余光瞥到了位于右側的海面。
大海其實距離他們很遠,只能透過高樓與高樓之間的間隙看到,而光照在海面上,就像是每通過一段路,就能拾到發光的珍珠,而珍珠是給予努力者的獎勵。
楚聽烏并不是掉下去或者突然跳了下去,她只是收回雙手插在口袋里,側身凝望右側的風景,她無需額外的支撐,但站得穩極了。
周圍一時安靜下來,等通過這段路后,領隊忍了又忍,還是沒忍住,問“小楚,你是樂州市人嗎還是在這里上學”
他們為什么會在騎行的公路上遇到楚聽烏這個基本上什么東西都沒帶的跑步者
她不像是旅行者一樣背著大包小包,甚至肉眼看不到她是否有攜帶手機和其他電子用品,非常像是突然離家出走的未成年人,在跑步時唯一多余的動作,是偶爾抬頭看了兩眼,仿佛能看到天邊的飛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