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云九劍》,地級下品武技,也是葉長生在《魔龍三式》之后,修煉的第二套劍法。
過去的半年里,長生修煉《出云九劍》,大部分的時間都在外界,而不是在桀羅界中。
桀羅界畢竟不是真實的世界,無法感應外界氣息的流動,所以長生在桀羅中,更多是練習劍招的精準,對力量的掌控。
創造《出云劍法》的風云劍圣,是一位道家的得道高人,因而這套劍法中,無不透著道家的精髓。
《出云九劍》的道韻,乃至劍意,在于和天地流動的氣息產生感應,本就是自然之道。
道法自然,沒有了自然,又何來的道?
好在長生修煉秉持的“沖虛”,還有身法《絕云步》,都浸透了道家的精髓,和《出云九劍》的修煉相輔相成。
所以他修煉劍法的速度并不慢,又有空靈之劍的加成,短短半年的時間,《出云九劍》已然大成。
絕情涯上,九招劍法,八十一個變化,一一施展開來,剛柔相濟,道韻盎然。
一劍刺出,看似云淡風輕,卻如海底涌動的暗流,足以撕裂開一道海溝。
一劍劃出弧線,看似隨意,但若把它看成是蓄勢待發的拉滿的弓弦,又是何等的驚心動魄?
一劍劈砍而下,看似綿軟無力,然而卻在堅實的石頭地面上,留下一道深深的裂痕!
出云劍意,綿綿若存,用之不盡。
劍意牽引之下,葉長生步法飄忽,游走的范圍越來越大,地面上的劍痕也越來越多。
“云出無心。”
最后一招施展完,葉長生再次回到起手式的姿勢,猶如一個輪回。
凸凹不平的石頭地面上,留下無數道劍痕,密密麻麻。
這些劍痕,赫然圍成一個巨大的圓圈!
完美的圓形,仿佛用劍刻意勾畫出來的,然而構成圓形的無數道劍痕,卻又是那么的隨性而自然。
云無心以出岫,倦鳥知而歸還,自然之道,原本就蘊含著萬物秩序,天地至理。
葉長生站在圓圈中,看著劍痕留下的圓形,滿意點點頭。
《出云九劍》的大成境界,便在于身意合一,合乎道韻,劃出一個完美的圓形。
這個圓,容不得半點刻意,完全是自然為之。
但凡有絲毫的刻意,劍招中連綿的道韻,就會產生斷裂,非但劃不出圓形,他也無法身處環中。
只是他站立的位置,距離圓心還有一段距離。
而只有站在圓心的位置,不偏不倚,才說明他真正領悟到“道樞得其環中”的奧義。
也只有達到這個境界,《出云九劍》才能夢實現大圓滿。
葉長生拿著劍,在站立的地方留下標記,而后飛掠而起,懸浮在半空中。
絕情涯的空地上,赫然是一個一個的巨大的圓圈,一個連著一個,一個挨著一個,足足有上百個之多!
更詭異的是,這些圓圈都很完美,仿佛完全不在意地形的影響。
其中的一個圓圈,出現在一面陡峭的斜坡上,之間跨越了一道三尺寬的溝壑。
每一個圓圈內,都有葉長生留下的標記。
最初的標記,很貼近圓圈的外圍,但漸漸的,那些標記向著圓心的位置靠攏。
而他剛剛留下的標記,距離圓心已經很近了。
飄然落下,葉長生揮劍游走,所到之處,飛沙走石。
片刻功夫,所有的劍痕被抹去,整個山頂就像被鏟掉了一層。
不知不覺,天色已經放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