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長生這次進京,準備了三座“一團和氣”的玉雕,其中最為中庸的一座,原本是打算送給太子殿下的。
但現在看來,已經沒有這個必要了。
與其把如此珍貴的玉雕送給一個沒有擔當的皇室成員,倒不如想想如何利用它,去換取最大的利益。
走過一個山坡,沿著一條陡峭的小道,穿過一道懸空的浮橋,橋頭的那邊,終于看到了紫霞宮的山門。
古老的山門斑駁不堪,四周懸掛著八卦幡和道法天地幡,經幡在風中擺動,猶如兩片金色的海浪。
穿過山門,山巔之上,便是紫霞宮的所在地。
道家自古有夜觀天象的傳統,在山頂更能體悟日月輪轉,陰陽交替,所以道觀大都修建在山頂的最高處。
求道之人篳路藍縷,艱辛登頂膜拜,這原本就是修行的一部分。
前往前殿的山路兩側,石壁上雕刻著各種道家經典和版畫,還有一些名人留下的詩詞。
一處延伸出去的山坳里,石窟中坐落著慈航道人的雕像,幾位遠道而來的信徒正在那里虔誠禮拜。
慈航道人便是觀世音菩薩,是道教供奉的金仙大士,所以長生倒也不意外。
從道家脫胎而出的道教,追封了很多神仙,形成一個龐大無比的神仙系統。
比如道家的道祖,《道德真經》的作者老聃,被追封為道德天尊,是太上老君的化身。
還有莊周,被追封為南華真人,列子,被追封為沖虛真人。
也正因如此,傳統的道家修行者們,對宗教化的道教抱著排斥的態度,因為道祖只信仰天道,卻是不信鬼神的。
登上一段陡峭的石梯,前方終于出現了高大的建筑。
進入大殿的殿門,左側是文華殿,右側是藥王殿,香火很是旺盛。
和慈福寺氣勢恢宏的三進格局不同,紫霞宮是分散建立的。
所以葉長生穿過前殿,又爬了很久的石梯,這才來到紫霞宮的正殿,三清殿之前。
高大的三層建筑,飛檐走壁,金頂紅墻,太虛真人穿著正統的道袍,引領著一干道長,已經等候在臺階之下。
太虛真人面色清癯,穿著精致的黃杉,披著紫帔,頭戴上清芙蓉冠,腳踏流云靴,手持一柄銀絲拂塵。
在他身后,是第四品的洞神法師,頭戴玄冠,身穿青褐長衫。
四品之后,是三品的“道德”法師,黃褐色道袍,頭扎玄巾。
三品之后是二品的“正一”法師,絳褐道袍,腰下黃裙,頭戴飛翅道冠。
人群最后方,也是人數最多的,是一品的初入道門者,青色道袍,身披黃帔,頭戴最尋常的平冠。
道門弟子,平日里其實穿著并不講究,也只有在盛大的節日或者法事的時候,才會按照品級嚴格穿戴。
今日紫霞宮迎接葉長生的禮儀,已經很隆重了。
葉長生大步上前,躬身行禮道:“晚輩葉長生,見過真人,見過諸位道友。”
算起來,太虛真人也算是葉長生的貴人。
當初葉長生借刀殺人,便是太虛真人出的手,干掉了紅葉山莊的大供奉青木道長。
之后又是太虛真人,點化了葉長生,讓葉長生得以領悟《桀羅無上心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