見到蘇家人進入大門,左元義帶著左慈云和一位老者,大步走上前。
葉長生垂首行禮:“草民長生,見過太子殿下,見過小王爺!”
他雖然沒有見過太子殿下,但看到太子牽著左慈云的手,又怎能猜不到?
比起北海王左元朗,左元義的身材更加緊實健壯,面目棱角分明,舉手投足之間,透著一股行伍中人的氣息。
這一點也是葉長生一直都感到困惑的,按道理,太子殿下征戰多年,是個鐵血漢子,那他身上更應該多些剛烈和一往無前的氣勢。
然而恰恰相反,太子殿下給葉長生真實的印象,卻是優柔寡斷,更不要說他那有些生澀的手腕了。
左元義自然不知道葉長生在想什么,他微微點點頭,本想說什么,可看到葉長生身后的嚴如意,話到嘴邊又咽了回去。
小王爺左慈云倒是比父親表現得更加直接,羞愧地低下頭去。
葉長生是他的救命恩人,也一度是他和父親看好并大力扶持的人,可他們呢,卻說舍棄就舍棄了。
再看看葉長生,為了一個嚴如意,不惜和公孫康作對,不惜和北海王作對,甚至不惜和他們作對。
兩相對比之下,左慈云怎能不感到慚愧?
君之視臣如手足,則臣視君為心腹;君之視臣如土芥,則臣視君為寇仇。
從古至今顛撲不破的道理,可他們真的好好去想過嗎?
左慈云悵然若失,不知不覺已經被牽著來到拍賣場的最前方,跟隨父親坐了下來。
畢竟是東道主,也是難得在諸多皇室面前露臉的機會,太子殿下的坐席早就預定好了。
實際上大多數與會的權貴也是這么想的,他們都選擇了會場大廳而不是包廂。
如果只是看一場熱鬧,卻錯過了和權貴們攀談的機會,那二十塊中品靈石,就花得太冤枉了。
倒是慧心宗和元情宮這樣的儒道兩門大派,選擇了包廂。
以他們的眼界和地位,自然不用理睬那些世俗的皇室人員,他們唯一的目的,就是十二玉雕。
半圓形的會場前方,就是一個寬闊的拍賣臺,當最后一位貴客落座后,大門關閉,拍賣臺上的燈火亮起。
十二座玉雕蒙著綢布,被依次推上前來,整齊排列在拍賣臺上。
綢布揭開的一剎,十二道晶石折射的光柱,筆直投射在玉雕之上。
整個拍賣場頓時明亮了幾分,所有人的目光,同時投向了那十二座晶瑩剔透的玉雕。
十二座玉雕,渾然天成,幾乎看不到任何雕鑿的痕跡,仿佛真人一般,就連玉雕身上的衣衫,也栩栩如生,充滿了真實的質感。
再看雕像的造型,有盤膝而坐的和尚道士,有舞劍的書生,有降魔的金剛,有除妖的仙人,動靜之間,透著玄奧的妙理。
無論是佛門中人結出的手印,還是道士手中的符篆,都透射出法力的光輝,能夠看懂的人,已經情不自禁地站起身來。
全場一百多人,一片死寂,只有此起彼伏地急促呼吸之聲。
即便是那些看不透此中玄機的人,也覺得這十二座玉雕簡直太完美了。
而渾身潔白無瑕的鐘山靈玉,一小塊就已經價值連城,更何況是整座真人大小的。
原本抱著看熱鬧的權貴們蠢蠢欲動起來,若是他們能僥幸拍下一座,完全可以作為傳家寶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