度過一個不眠之夜,翌日清晨,葉長生向荊木子前輩辭行。
這座小山村對他而言,無異于一個溫柔鄉,雖有裨益,卻也消磨。
荊木子前輩為他派出的護衛,長生也拒絕了。
荊木子眼中閃過一絲驚訝,卻也沒有堅持:“葉公子,秦風試煉之后,會盡快和你匯合的。”
葉長生點點頭,秦風畢竟是易水堂的劍子,不可能一直守在他身邊,也要完成他自己的試煉。
正如葉長生有他自己的路要走,要回到他自己的世界里一樣。
荊木子親自將葉長生送到易水河畔的小碼頭前,又將兩本古書交給葉長生。
“葉公子,我易水堂也沒有什么拿得出手的東西,這兩本書,你可以用得到。”
“前輩,后會有期!”葉長生躬身道謝,鉆進烏篷船中。
直到小船遠離了村子,葉長生才打開包裹,取出兩本古書來。
第一本書來自易水堂,和《折光劍譜》有些類似,記載的是各種和戰斗相關的觀測、推演之法,涉獵甚廣,五花八門。
只是這本書更加詳盡,而且受墨家影響的痕跡更重,不但涉及到折光的幾何理論,而且還有一些力學的公式和推演,將墨家制器的理論,和劍法喬毛地融合在了一起。
這本書對長生來說,恰到好處,正好彌補了真武空間帶來的短板。
真武空間雖然玄妙,而是對戰的真實度很高,但畢竟是模擬空間,在這個靈魂投射的空間里,很多外在的因素都被固話,失去了原本的真實性。
而實際上,任何一場戰斗,只要是發生在現實中,那么外在的環境總會有這樣那樣的不同,不能一概論之。
真正的戰斗高手,早就把外界的因素綜合考慮到,進而融入到他的戰斗境界中,進而化作一種本能。
這些外在的因素看上去很零碎,甚至微乎其微,然而兩個勢均力敵的高手對戰,決定勝負乃至決定生死的,恰恰是那些容易為人所忽略的細節。
只有將這些外在的因素全部考慮進去,一個修行者的戰斗境界才能提升。
這個道理就好像一個經驗豐富的獵手,他不用說太多的大道理,只是憑借著本能,就能找到最為恰當的地方,布置下最為實用的陷阱來。
葉長生的欠缺也在于此,要彌補這個短板,只能從最基礎的開始做起,分解著,一步步來。
而要一步步來,那么就要有系統的預測、推演的方法,可以說,荊木子前輩送給他的這本書,實在太實用了。
第二本書就更有用了,甚至可以說是一個大大的驚喜。
這是一本筆記,是上古時代的一位鑄劍宗師,平日里用來記錄心得體會的筆記。
雖然這本筆記距離現在已經過去了三四千年,然而有些東西卻依舊實用,而且充滿了啟發性。
要知道葉長生一直鉆研的,原本就是古法鑄劍,這本筆記對他來說,猶如穿越時空飄蕩而來的天籟之音。
最大的驚喜是,在筆記中,還記載了這位鑄劍宗師收服、駕馭靈火的全部過程,內容詳盡不說,還有很多宗師個人的領悟和見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