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何,他大秦丞相之一,多年來兢兢業業謙卑恭順,是非常合適的人選。且蕭何脾性也好,一定不會嫌棄事多麻煩的。
如此一來,責任和事務丟給了臣子處理,權力雖然交割了,但他想用的時候蕭何也不可能拒絕。
一舉兩得。
不過現在不行,交割得過段時間。
始皇還得借用分管人的權力去辦點事,辦完才能舉薦蕭何接任。現在還是在他手中方便些,畢竟借用總會麻煩一點。
除卻蕭何外,其余幾個空間的管理者回頭也可以安排一番,最好都是他大秦臣子。
蕭何不妙的預感越發濃重了
始皇對眾人吩咐道
“朕有事出門一趟,不知先祖們何時會來。若他們過來,便問問他們可要兵馬俑回去守門。”
這些六國之人賊心不死,或許還會登門尋仇。他的驪山陵不怕別人找來,先祖們那頭倒是勢單力薄很多。
始皇交代完便離開了,他要去一趟前世所在位面對應的地府。
如今成為分管人之后,他可以隨意查詢想找的位面在何處。且各界來往要消耗功德作為傳送費用,分管人卻可以免費傳送。
不過這點路費其實也不多,不然大秦的先祖們也沒辦法隔三差五到處跑。
待陛下離開,剩下之人面面相覷。
“陛下要去何處”
“不知。”
“先王們何時歸來”
“不知。”
“是否該提前挑選好兵馬俑”
“不知。”
“你到底知道什么”
“我知道先王可能不太想要兵馬俑,之前就聽聞有先王被侍者俑嚇到。”
不曉得是誰感慨了一聲
“那先王們膽子還挺小的”
全場寂靜。
蒙毅站出來提醒眾人不可妄議先王,而后又主動向昭襄王發消息,詢問對方和其余先王是否需要兵馬俑幫忙看家。
他們這些始皇帝一朝的臣子比較習慣和昭襄王溝通。
不因為別的,單純是看見昭襄王比較親切。他們太子殿下一向也是這個德性,他們都習慣按照太子的缺德指示干活了。
剛來地府的時候,他們還試過詢問其他先王。
結果穆公過于守禮、孝公實在君子、惠文王總和昭襄王意見相左、武王不想管事、孝文王拒絕當出頭鳥、莊襄王說他輩分太低不方便越過先祖做決定。
這次詢問昭襄王,果然也得到了畫風很眼熟的指示
昭襄王秦稷表示
“給寡人多來幾隊,白起那家伙本來答應得好好的要給寡人當護衛,結果聽說了政兒的事情他就叛變了。寡人這里缺人,非常缺人。”
白起現在跟著蒙恬他們一起排班,給驪山陵當守將。畢竟在昭襄王那里只能當個光桿司令,在這里卻可以統領兵馬俑,追憶生時的風光。
“其他先王你們看著安排,要是他們回家看到之后說不要,就都給寡人。寡人不嫌多,回頭還能帶出門去炫耀。”
眾人
看出來了,昭襄王這是在變著法地給自己多要點兵馬俑當跟班。
他估計是猜到了有些先王不會要,故意慫恿大家給他們送,這樣人家不要的就都是他的了。
秦稷還在暢想
“等寡人這里的兵馬俑多了,就可以把白起哄回來了。寡人的軍隊都給他管,他一定非常心動。”</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