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面上,秦離洲依然對沈績忠心耿耿,隨著他這一路的高歌猛進,皇權聲勢大漲。
沈績文有周時譽,武有秦離洲,一時間風頭無兩,當真找到了幾分當皇帝的感覺。
世家愁得要命,章惟德和尹則誨都不得不冰釋前嫌,連辭官多年的章振都開始頻繁接觸朝臣。
雖然覺得秦將軍最近如有神助般順利,但他們本就對燕丘事知之甚少,秦離洲走到這一步半點不靠朝廷,以至于他們甚至沒辦法鉗制。
他們倒是想嘗試拉攏,可歷年來被扣下的軍資還躺在他們的倉庫里,秦將軍從前就沒同意,如今更不可能突然得了失心瘋。
如此又是兩月后,幽、檀二州收復,重歸大周。
不是所有的百姓都有收復失地的豪情壯志,但一定都會為國朝強盛而激動不已。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
大周飽受北狄威脅良久,長安縱不受戰亂之苦,也一樣有著相同的仇恨與信念。
這一戰徹底奠定了秦將軍戰神之名,民間竟也有了對當今皇帝的歌功頌德。
可見百姓對皇帝的要求當真低得很。
邊境之危既解,天子下令,讓秦將軍回京受賞。
四方宇內載歌載舞為大周賀,朝堂之上卻是戰戰兢兢如履薄冰。
世家推己及人,若他們是沈績也不會放過這個機會。
那是神勇過人的秦將軍啊,那是護佑大周的三十萬大軍,一旦回京,朝廷豈非就成了天子的一言堂
從前他們把控政權,可沈績軍權在手,大不了血洗朝堂、重振朝綱。更何況周時譽此人實在難纏,寒門學子聲名鵲起,人心已在天子,連血洗都用不上。
但若是要他們束手就擒,他們委實是不甘愿的。
自家人知道自家事,世家這些年拿皇帝當傀儡擺弄,沈績會放過他們才怪。
為今之計,只有先下手為強。
如果沈績不在了,看秦離洲還能效忠誰
愁的何嘗只有世家,沈謙益也正勤勤懇懇奮戰在造反第一線,哪想到天忽然變了。
他自然是欣喜于這種變化的,大周若能國富民安,他也不會生出爭奪皇位的野望。
沈謙益慎重道“先生,我們這時候收手還來得及。”
周時譽挑眉,輕笑一聲“就算來得及,這皇帝一日還是沈績,我便不可能收手。”
“先生縱是把控城防又如何,區區禁衛軍,根本不可能是燕丘大軍的對手。”沈謙益深深吐出一口氣“先生沒見過秦將軍,那是當世英雄,我曾研讀過他的多場戰役,兵法謀略心性都是上佳。”
他心有凌云志,想過登九五后定要奪回失地,故而這些年一直有關注燕丘。
若是這世上沒有沈明恒,沈謙益這話定然讓兩位先生欣慰異常,但
兩位先生心中略微驕傲,太子殿下對邊境,可非只是關注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