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于道家元神境界之后的層次,周處卻沒有指出。或許太過高深,亦或許太過虛無縹緲,說了周誠也無法理解。
只是在書中提到,另有佛門,不以六神成就元神,而是以自斬喜、怒、哀、樂、愁、怨六種情緒為手段,而后成就佛門舍利。
成就佛門舍利的僧人,便是與道家元神一般的存在。
除了這些最基本的常識與修道法門之外,周誠還發現了許多神識的妙用,比如開辟泥丸宮后,神識不僅能操控劍丸,還能自己施加在外物上,做到隔空御物。
凝練六神法門周處也有提及,不過六神之中唯獨心神凝練之法缺失。轉瞬一想周誠便也明白,自己心臟依靠內丹維持,已經算不上真正意義上的活人了,恐怕此生都無法凝練心神,最終也就失去了成就道家元神的可能。
或許這也是周處覺得惋惜的地方,甚至不愿親口講述這些境界與法門,而是以書冊的形式隱晦的告訴周誠。
“我本一介凡人,如今有內丹劍丸,已是福澤深厚,不虛此生,又何必強求那虛無縹緲的道家元神之境呢?一切順其自然便可,此生一心輔佐主公,重塑周氏輝煌便已足夠!”周誠看得倒是很開,并沒有因為自己失去了成就道家元神的機會而沮喪。
殊不知,周誠的這種心境,卻又恰好應了道法自然的真諦!
九日之后,當陽羨百姓皆在睡夢中的時候,兩頭毛驢馱著兩人離開了陽羨城,正是周處與周誠主仆二人。
毛驢行的緩慢,走了半日才不過三十余里,照這速度沒個十天半月怕是到不了建鄴。
至于二人為何沒有直接運用道法趕路,反而騎著毛驢慢悠悠的向建鄴而去。周處倒是給周誠有過解釋,說什么行走之間也是修道,道無處不在,不到萬不得已一般真正的修道之人不會在人前顯露道法。
修道并非追求力量與殺伐的手段,那些手段只是道的演化,本末之間,真正的修道之人自然不會倒置。
周誠雖然還有不解,卻也隱約猜到了,為何二十幾年了自己以前沒見過真正的修道之人和道法神通。或許周處的解釋,便是世人無法了解這個世界另一面的真正原因。
“不過這般速度確實有些慢了,前面休息一下,看來要便宜了這兩個畜生.....”周處坐在毛驢之上,突然笑著說道。
“你去取些水來。”行了片刻兩人來到一段小溪畔,周處開口說道,卻沒有道明原因。
周誠很快用樹葉盛了些溪水,周處卻沒有接過水,而是從懷中掏出了那枚青蛟血丹。周處將血丹輕輕往水中一蘸,那少量的水瞬間變得血紅,空氣同時彌漫出一股濃郁的氣味,卻不是血腥味而是陣陣濃香,聞之沁人心脾。
“喂它們喝下,應該足夠讓它們開啟靈智了。”周處收起血丹,看了一眼那兩頭有些蠢笨的毛驢。
周誠聞言便將水喂給兩頭毛驢。毛驢看似蠢笨,但在見到那血紅的水時,也是一副急不可耐的樣子吞咽著,最后還一副意猶未盡的樣子。
很快周誠就發現,兩頭毛驢身上都開始發出淡淡的青光,緊接著原本看上去普通的毛驢,瞬間變得皮毛順滑,油光水亮的頗有幾分神駿姿態。
“嗯昂....嗯昂....”兩頭毛驢似有靈性的對著周處和周誠叫喚,前蹄還微微彎曲像是行禮一般,看上去頗為滑稽搞笑。
“哈哈,這兩個畜生倒是有趣。”周處哈哈大笑,連周誠也被逗的大笑。
“好了,就讓咱們兄弟二人騎驢入建鄴。”周處一躍一屁股坐在了毛驢上,他倒不是像騎馬一般,而是側坐在驢背上。
很快兩頭毛驢繼續啟程,周誠發現這一次不僅坐在毛驢背上舒服了不少,甚至連顛簸的感覺都幾乎沒有了,而兩旁景物飛快后退,耳畔風聲呼嘯,其速度竟比寶馬良駒還快上不少。
周誠下意識的低頭看了一眼坐下毛驢,見那驢蹄上竟隱隱有云氣升騰,四蹄邁動間,仿佛御空而行,并未真的踏在地面。
“喲....毛驢成精了....”周誠小聲說道,聲音略帶調侃,落在前方的周處耳中,也是引得周處哈哈大笑。
笑聲再山間回蕩,兩頭毛驢也如兩道黑色旋風一般行進在山間,卻并未引起什么飛禽走獸異動,山中也無旁人,兩人就這樣一日數百里的向著建鄴而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