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虞兩家世代交好,今日桓虞兩家的重要人物,如桓沖、虞翼等人都沒有出現,而是派了尚且年少的桓玄,同樣王謝兩家也只派了謝玄出面。
謝玄帶兵直接包圍了皇宮,卻沒有進入皇宮,而是背靠皇宮仿佛在保衛皇宮一般。
當司馬昱得知謝玄包圍皇宮時,便立刻召集兵馬趕往了皇宮,雙方一見面便是直接開戰,不過司馬昱的軍隊明顯不如王謝兩家的私兵,一番鏖戰下來司馬昱也沒有攻下皇宮。
而與此同時桓玄所帶軍隊也進入到了建康城,桓玄直接帶兵攻破了一座座府邸,最后目標直指會稽王司馬昱。
司馬昱還沒反應過來是怎么回事時,就發現自己已經被冠上了謀逆的罪名,而剛才自己進攻皇宮的舉動,竟然被視作了篡位。
現在司馬昱成了逆臣,而謝玄和桓玄反倒成了保護皇宮平叛的功臣。
建康城的變故似乎只是一個小插曲,戰亂很快便被平息,那些進城的士兵也很快退走,會稽王司馬昱也沒有被誅殺,只是被幽禁了起來,不過殷浩等少數幾位大臣卻在這場變故中被殺死。
建康之變三日后,皇宮之中才召開了一場規模極大的朝會,這一日身在建康有資格上朝的朝臣都悉數出席,甚至許多外鎮的刺史都督也以各種理由返回了建康。
而當朝會正式開始后,久未臨朝的太后褚蒜子居然再一次出現,而這一次她竟然是以元神降臨,本體則依然坐鎮在黛眉山的渾天儀之中。
這場朝會本就注定不平常,剛一開始尚書令王述便首先出列奏道,他所說的也不出所料的正是請加國師道君尊號的提議。
這是一場注定不平常,也早已注定了結果的朝會,司馬昱被囚禁,殷浩等人被誅殺,朝堂之上幾乎異口同聲的贊同給周誠上道君尊號。
“今加封國師道君尊號,位同九五。而今皇帝年幼,老身率群臣恭請道君攝國政事。”最后在褚蒜子的帶領下,滿朝文武齊聚道宮之外。
所有人都知道,自此之后皇帝之名實際上已經形同虛設,南國大地徹底變成了道國。
皇帝雖然沒有了,但是道宮接管了全**政,原本的朝廷官吏重臣,也都是道門弟子,一切依舊有序的運轉著,甚至因為上下齊心整個道國比以前發展的更好。
周誠成為道君后,并沒有作出什么實質性的改變,甚至在他成為道君的前三個月內,他只頒布了一道旨意。
這道旨意只是將都城建康改為了金陵,將錢塘縣的西湖重新改回了錢塘湖的名字。
“叔叔,看來你的執念越來越深了,你真的放棄了三尸證道?可不入準圣如何對抗文殊?”道宮深處蘇若蘭聽到錢塘湖這個名字時,有些擔憂的向周誠說道。
別人不知道錢塘湖這個名字對周誠的意義,蘇若蘭卻知道,甚至她的前世周蘭與這個地方也有極大的牽扯。
周誠在不停地放大自己的執念,也在不斷地滋養著自己的心魔,這樣就使得他越難斬去執念,無法斬去執念就無法以三尸證道,等于放棄了最快進入準圣的資格,如此一來根本無法對抗成就準圣之位的文殊。
“當年無數道門前輩于黃河立下九曲黃河陣,所有人也曾自問,如果擋不住佛門,擋不住文殊該如何?然而這一切真的重要嗎?擋不住也得擋,縱然身死道消,縱然神形俱滅,終無一人后退。”周誠的回答看起來有些風馬牛不相及,但是卻又說的再明確不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