苻堅攜百萬佛兵南下,卻沒有進攻洛陽附近的黛眉山。苻堅知道黛眉山有大量道門精英鎮守,去進攻哪里除非佛門精銳盡出,但是那樣的戰斗應該等到文殊降臨后才開始,所以他率領大軍按照正常的方式向南推進。
黃河岸邊苻堅看著滾滾的黃河水,如果是以前百萬大軍要渡河,所需的船只數量將極其龐大,而且要將百萬人全部送到對岸,所需的時間也不短。
不過現在苻堅一點也不擔心這些了,只見他策馬來到黃河岸邊,從腰間取下一個泛著淡淡金光的鞭子,而后苻堅將金鞭一拋,直接丟向了崩騰的黃河水。
金鞭被拋在空中,忽然一聲龍吟響起,接著金鞭上爆發出一陣金光,緊接著一條巨大的金龍出現,金龍迎風便漲,瞬間就變成了百丈大小的巨龍。
金龍瞪著巨大的眼睛,看了苻堅一眼,似乎明白了苻堅的意思,身形一動直接落入黃河之中。
隨著金龍落下,黃河水都仿佛被染成了金色,而后那湍急的水流以肉眼可見的速度緩慢下來,最后如金汁的黃河水靜止不動,再看之時似乎已經變成了一條蜿蜒的黃金大道。
苻堅心中莫名的有些興奮,他看了看腳下的黃河,竟然毫不猶豫的邁出腳步,向著已經靜止的黃河走去。
很快苻堅踏在了金色水面上,那感覺卻無比踏實。苻堅身后百萬佛兵也踏上了黃河,在定海鞭的幫助下,果然黃河天塹成了平地。
當苻堅率八萬大軍渡過黃河南下之時,謝玄也遵照周誠的安排,在廣陵招募北方逃難的民眾組建北府道兵。
因為這支軍隊是周誠以道君身份下旨組建的,各種資源也向它大力傾斜,一時間響應者如云,不過十余日間,便已經招募了整整八萬人。
謝玄作為北府道兵的統帥,奉行著兵貴精而不在多的宗旨,當北府道兵規模達到八萬后,謝玄便停止了招募,而是開始了訓練這支初建的軍隊。
北府道兵,既然稱之為道兵,便有其獨特的訓練成軍之法。
這些方法都記載在周誠賜給謝玄的那枚玉簡之中,而當北府道兵練成之時,謝玄更可以通過這枚玉簡如臂使指的掌控整支軍隊,這枚玉簡也被稱之為北府兵符。
通過北府兵符,主帥只需一個念頭就能將指令下達到每一個士兵腦海中,而戰場之上每一個士兵的情緒變化,還有他們的身體狀況,戰力表現都會匯聚到北府兵符之中。
“苻堅大軍南下,本將決議明日起兵迎戰。劉牢之.....”北府道兵的大營之中,謝玄一身戎裝,將一眾部將全部召集,正在布置著迎戰計劃。
“末將在。”部將之中一個二十多歲,身形威武雄健的武將抱拳出列,他就是謝玄口中的劉牢之。
北府道兵不僅招募了八萬勁卒,還有許多修道有成的人物慕名來投,這些人本就天資不俗,在布道天下之后也是道行突飛猛進,像劉牢之這樣的已經依靠自己的資質成就了元神,在投靠北府道兵之后,以出色的才能和修為,直接被謝玄委以重任。
除了彭城的劉牢之,還有東海何謙、瑯琊諸葛侃、樂安高衡、東平劉軌、晉陵孫無終等人,這些人或曉勇異常,或謀略出眾,都是不可多得的將帥之才。而且無一例外,這幾人都以相繼成就了元神,他們便組成了北府道兵的領導核心,在這些年輕的元神強者帶領下,同樣年輕的北府道兵卻有著超乎想象的戰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