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色籠罩著云臺山,此刻距離黎明也還有一個時辰,整個云臺山都顯得分外安靜,山河院更是靜的可怕。
如果不是山河院的名字近來成為云臺山上最熱門的話題,恐怕許多人都不知道這個地方的存在。
在朦朧的月色下山河院中一扇扇門戶被推開,而后一個個山河院的弟子走出自己的住所,這些人默契的走向中央廣場,如果仔細看去就能發現,這些人不多不少正好兩百人,正好是山河院弟子的五分之一。
楊嬋也在這兩百人中,她的胸口也已經繡上了山河二字,今日已經是她來到山河院的第三日了,早已沒有了開始的興奮和好奇,她的臉上只有平靜與堅毅。
這兩百山河院的弟子走到中央廣場的時候,這里早已有數百人盤膝而坐,只要數下人數,就會發現這里正好是八百人。
楊嬋的目光下意識的落到了人群之中,在那里除了已經成就元神的承明師兄,他的旁邊幾個男女也都顯露出元神真人的氣息。
對于山河院中為何有如此多的元神強者,楊嬋這幾日也已經了解。
說起來山河院雖然只是云臺觀上百個雜役院落中的一個,但這個地方確實有些與眾不同。
說起來這一切都與一個叫陶潛的人有關。
說起這個陶潛不僅云臺觀中無人不知,甚至這個名字最近在整個中土都是如雷灌耳。
此人的一生可以說極具傳奇,當年周誠布道天下之時,陶潛已經三十余歲,完全已經錯過了修道的最佳年紀。
事實上那幾年里陶潛也確實不如意,直到后來洪荒重聚,一直不如意的陶潛機緣巧合拜入云臺觀,不過也是從最低級的雜役做起,陶潛當時分配到的正好就是山河院。
可誰也沒想到,原本一個不被人重視的雜役,卻在隨后短短的十年里道行一路高歌猛進,半年前陶潛更是成功凝聚道果,成為貨真價實的大羅金仙。
就在陶潛成就大羅之日,道君親自賜下道號‘元亮’,要知道整個云臺觀也只有云臺九子的道號是周誠親賜,僅此一點陶潛地位一躍而起,加上大羅金仙的實力,很快便成為如李玄真這樣可以獨當一面的云臺核心弟子。
云臺觀能稱得上真正核心弟子的也不過百余人,這些人手中都握有極大的權利和資源,而能夠獨當一面的無一不是大權在握,即便放在整個洪荒世界也不是無名之輩。
因為陶潛的緣故,山河院雖然依舊是雜役院,卻有了幾分超然的地位。雖然陶潛也沒有刻意關照,但是無形中許多資源都有意的向著山河院傾斜。
加上三月前陶潛更是明確表示,將在不久后從山河院挑選幾個親傳弟子,此后山河院便徹底成為各方的焦點。
楊嬋用身份玉簡在鎮院石碑上領取了五人份的任務,倒不是她真的勤快,而是因為這完全是山河院的傳統。
原本雜役院落,每個雜役每天都會在鎮院石碑上領取任務,而后積累功績點。但是山河院卻有一個奇怪的傳統,那就是只需要功績排名最后的兩百人領取任務,剩下的八百人則安心留在鎮院石碑處修煉。
當然這些人員不是一塵不變的,那些沒有領取任務的人,每日自然不會收獲新的功績點,但是排名靠后的卻能通過任務積累,一旦有人功績點超過了第八百位,就有資格留在院中修煉,而失去資格的則會自動的去領取任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