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嬋有些迷迷糊糊的出了地府,直到一縷陽光刺得她眼睛生疼,這才讓她如夢初醒,看著手中的五行靈晶,她又不得不相信這看似荒誕的一切都是真的。
地府之中王羲之欲言又止,他對楊嬋的來歷也產生了幾分好奇,不過他發現就連他這位東岳帝君都無法推算出楊嬋的前世,這說明楊嬋的來歷非同小可。
“帝君可是疑惑那楊嬋的來歷?”蘇若蘭看出了王羲之的疑惑,似乎她也有意告訴王羲之等人。
“請少掌教解惑。”
“她的來歷有些復雜,因為牽扯到道君所以你也推算不出來,前世她們曾有恩于道君,所以道君決定今生助她們道心無暇。”蘇若蘭沒有詳細的多說,不過簡單的幾句話卻包含了大量的信息。
道心無暇幾個字,讓王羲之等人更是心驚和好奇,究竟是什么人可以讓道君欠下如此恩情?
因為道心無暇是直接與混元所關聯的,道心無暇的存在不一定能夠成就混元,但是要成就混元就必須要道心無暇。
而且王羲之還注意到,蘇若蘭口中說的是她們,說明這所代表的不僅僅是楊嬋一個人。
時間倒回半年前,那是楊嬋初入云臺的日子。
那一日周誠正在云臺大殿為核心弟子講道,當楊嬋出現在云臺的那一刻,周誠便第一時間發現了她胸前的那枚水鏡。
水鏡上的氣息周誠毫不陌生,甚至他略微推算便知道了,這個水鏡名為‘伏羲水鏡’,是一件可以趨吉避兇的上古至寶。
周誠第一次見到水鏡時,那時候他連元神都沒有凝聚,而且那一次他落入到佛門的胎藏界曼陀羅法域之中,生死一線時正是滕修的元神三眼道人打破了法域,雖然那三眼道人打破佛門法域是為自救,但也算救了周誠一命。
后來東吳降晉,滕芳蘭與孫浩遷居洛陽,臨別前滕修將水鏡送給了其姐滕芳蘭。后來水鏡就一直被滕芳蘭貼身佩戴,直到死后都沒有離開過身體。
周誠的神念只在楊嬋身上停留了片刻,而此時卻無人知道,于此同時周誠的一縷神念化作分身,出現在了玉泉山金霞洞外。
“中土道君,云臺掌教周誠,特來拜會玉鼎道友。”周誠立在金霞洞外,對著洞門微微施禮,而后自報名號。
以周誠的道行,他本可以直接降臨在金霞洞內,但是他卻以非常正式的方式出現在洞外,而且明顯給了玉鼎極高的禮遇。
“久聞道君大名,不知今日為何事而來?”下一刻玉鼎那一襲青衫,腰懸佩劍的卓越之姿便出現在了洞口。
當年洪荒重聚,兩人也可以算是聯手過一次,甚至因此玉鼎還獲得了少量的功德,不過到目前為止,兩人還是第一次正式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