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相已經決定,今日起轉守為攻,凡我大唐軍民,共誅逆賊!”忽然李青蓮站起身來,隨著他身軀緩緩站起,威嚴果決的聲音也在帳中響起。
執掌機樞十年,李青蓮也早已不是曾經那個詩仙了,在這代行相權的十年中,他的身上早已形成了一股威嚴的氣息。
“陳玄禮。”李青蓮隨口叫出一個名字。
接著一個身穿金甲的武將抱拳應道:“末將在。”
“你立刻前往劍閣傳令,命郭子儀率龍武軍離開劍閣征討逆賊康扎犖山,李光弼率神武軍征討阿史那思明。”李青蓮衣袖一甩,兩冊早已寫好的文牒自袖中飛出。
陳玄禮接下文牒,有些遲疑的問道:“李相,僅憑北斗軍恐怕守不住劍門關啊,如今圣駕距離劍閣也不過數百里,一旦龍武與神武二軍離開,萬一中土道門來攻,陛下安危如何保障?”
陳玄禮是禁軍的將領,此刻他的疑問和顧慮也是所有人的顧慮。
當年之所以選擇來蜀山,主要就是因為這里距離劍閣不遠,有著李唐最精銳的軍隊和統帥,現在如果讓郭子儀和李光弼帶走龍武與神武二軍,那這個地方便不再安全。
“還有一事,本相決定向中土道宮遞交國書,我將以大唐宰相的身份,拜訪中土。”李青蓮沒有直接回答陳玄禮,反而說出了一個更令人震驚的決定。
“李相想要與中土改善關系?這是李相的一廂情愿?如此決定陛下知道嗎?”又一個不同的聲音出現,這一次質疑的正是太真妃的哥哥楊國忠。
李青蓮看了一眼楊國忠,而后衣袖一甩單手背負在身后說道:“是不是一廂情愿,本相自有分寸,至于圣皇那里自有本相一力承當,本相說了這是決定,提出來不是與你們商議的。”
一句話,大帳之中瞬間氣氛凝固,大小官吏下意識的低下了頭,最后連楊國忠也承受不住李青蓮的氣勢,無奈的微微躬身。
很快李青蓮的命令便得到了執行,就連郭子儀和李光弼在收到李青蓮的命令后,也很快帶著麾下精銳離開了劍閣。
不久之后,金陵道宮也收到了來自李唐的國書,這也還是兩國第一次有國書往來。
很快來自道宮的回復也出現在了李青蓮的手上,道宮明確答復,對李唐宰相的出訪表示歡迎,道宮也會以一國宰相之禮迎接李青蓮。
這份回復是出自褚蒜子之手,不管是按照正常的外交程序,還是按照對等的原則,李青蓮發出的國書最多也只有得到褚蒜子的回應。
不過也算是一個很好的開端,只要一切順利,李青蓮在與褚蒜子會面后,極有可能再見到蘇若蘭甚至是周誠本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