爹你大半夜不睡覺來我這干嘛
這臉突然出現在窗邊,就像班主任突然出現在玻璃外一樣。
怪嚇人的。
劉啟恰好聽到了劉嬋那句哀嚎,他快步走進屋,面帶關切道“怎么突然頭疼,可是上次落水留下了病根”
他還記得之前劉嬋落水后昏迷不醒的事。
“陽信見過父皇,回稟父皇,陽信無事,是在苦惱給北平侯的回信呢。”
真實原因說不出口,只能將鍋推到數學上。
為數學頭疼,很合理。
劉啟今夜原本就是為這事來找劉嬋的,張蒼的信也給他去了一份,先是夸贊劉嬋才思敏捷,隨后又悄咪咪在信中詢問陛下可是遇上了什么數術大才,他編纂了一本數術書,希望能跟這位大才探討一下。
劉啟很不客氣地回信沒有什么數術大才,只有他女兒。
此時聽到劉嬋的話,他好奇伸手“寫到哪了拿來給我看看。”
劉嬋趕緊將收好的布帛遞給劉啟,劉啟展開布帛,先是說了句“字不錯。”
小小年紀能把字寫成這樣已經很好了。
“父皇謬贊了,陽信還得繼續練習。”
劉嬋這話不是謙辭,她上輩子可是拿過硬筆書法比賽冠軍的,又是藝術出身,對美學有很高要求。穿到西漢后,年紀小又不熟悉毛筆的她看著親筆寫下的字,總覺得丑爆了。
“這么謙虛小心吃虧。”
劉啟敲敲劉嬋的腦袋,繼續看信。
他看見那道一邊放水一邊注水的題哈哈一笑,心想劉嬋真會作弄人。但等他看到后面有關創立數字和數學符號的討論后,拿著布帛的手逐漸攥緊。
“你怎么想出來的”劉啟上下打量自家女兒。
劉嬋這是想從無到有創立一套數術規矩
劉啟對數術不算精通,卻很明白這事一旦做成,劉嬋的名字必會載入史冊。
更何況嬋兒只有七歲。
他一直知道劉嬋聰慧,但沒想到她能聰慧至此。難怪先帝臨終之前跟他說要留意嬋兒,他原以為是劉恒寵愛孫女,現在看來他爹或許比他更了解這個女兒。
劉嬋把頭搖成了撥浪鼓“這不是陽信想的,陽信也是聽別人說的。”
“在我面前說話不用那么拘束。還有你聽誰說的你整天待在宮里,難道這后宮之中還有數術家不成”
北平侯不認識劉嬋,劉啟還不知道劉嬋嗎,他壓根不信劉嬋筆下那句“從民間聽來”,劉嬋就出過一次宮,去的還是館陶公主府,她哪來的時間接觸民間就算民間有此等大才,又為何要去教導一名公主
劉嬋答不上來,只能低下頭。
看著劉嬋謹小慎微的模樣,劉啟忽然想起他之前從唐姬嘴里聽來的事。
前幾日王夫人跟他講了少府欺負唐姬母子的事,為表安慰,劉啟后來順路去見了唐姬母子一趟。
誰料唐姬看到他后,竟是哭著求他讓栗姬放過王氏母女。
劉啟這才知道王氏母女這幾日受了這么多委屈。
他心想,恐怕劉嬋如此藏鋒守拙,也是在擔心栗姬嫉妒。
“我早就勸過你阿母,膽子不能太小。你瞧她把你們帶的,也跟著膽小”
不知道阿母的謀劃,又跟不上父皇腦回路的劉嬋
這跟王夫人有啥關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