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嬋想從不起眼的后宮走到臺前是沖著龍潭虎穴去,那群虎豹能給她吃得骨頭都不剩。要是這話說出來,落在別人耳朵里就像螳臂當車般自不量力。
幸好此時沒人能猜出她的打算,連王夫人都被劉嬋的回答糊弄過去,相信劉嬋做的這一切不過是為了她弟弟。
對于劉嬋的“開竅”,王夫人既震驚又欣慰,眼見兒女中有了跟自己一條心的人,王夫人覺得有必要好好教導女兒該怎么做事,她拉著劉嬋的手諄諄教導“你行事太過急躁,就算劉榮真要登上太子之位,難道以后不能再拉他下來嗎”
劉嬋認真聽著,垂下眼眸裝作受教的模樣“阿母說的是。”
她早就知道王夫人是個有想法也能狠下心的人,阿母原先不對她說這些話,是看她年紀小又跟諸位兄長關系好,擔心她聽不進去。
對于劉嬋來說,劉榮是個活生生的人。但對于王夫人來說,他就是眼前的障礙,是需要排除掉的絆腳石,更是關鍵時刻能毫不猶豫下手的對象。
西漢建立給天下蕓蕓眾生帶去了一段時間的太平歲月,但再太平究竟是生產力不足的古代,太平之下隱匿著血與淚。在生存資源不足,法治道德都不像現代那樣健全的西漢,日常生活沒有“從前車馬很慢一生只夠愛一人”的歲月靜好,只有為著生存跟權力不擇手段的斗爭。
倉廩實而知禮節,衣食足而知榮辱。
論起心狠,劉嬋永遠比不過西漢土著,她要藏好自己格格不入的思想,以免被人當成瘋子。
王夫人面帶憂慮繼續說道“我們勢單力薄,不要讓陛下惱了你我。”
“是。”劉嬋應完后笑道,“阿母放心,父皇先前還說讓我把做的東西通過少府遞上去一份,我給他送去就是了,父女之間哪有隔夜仇的”
“哪有你想得那么簡單”王夫人斥著劉嬋,心想這女兒怎么還是如此沒戒心,尋常人家父女都有反目成仇的,更何況嬋兒是公主她父皇是皇帝。
劉嬋當然知道劉啟不是那么容易糊弄的人,但她要獻上去的也不是一般東西。所以劉嬋聽完只是笑笑,低下頭連說是是是。這副模樣讓王夫人也說不出話,心想兒女太有主意了也不好,當父母的都不知道該怎么管教。
王夫人又拉著劉嬋訓了很久,教劉嬋以后凡事要學會跟阿母先行匯報,劉嬋嘴上一一答應。王夫人說到口干舌燥,劉嬋趕忙遞上一杯水。
王夫人無語“這是還想讓我訓斥你嗎”
“阿母別擔心,我都知道了。”劉嬋這么說著,感覺她跟劉啟是越來越像了,劉啟在竇太后面前說一套做一套,她在阿母面前敷衍應付。
劉嬋心里一驚,嘶,像誰不好,像她爹干嘛。
可是不學不行啊,她真敢跟阿母全盤托出,她阿母就敢把她腿打斷。
瞧著劉嬋這幅模樣,王夫人總覺得哪里熟悉,怪讓人討厭的想了半天也沒想起來像誰,只好喝著水打發道“趕緊下去找你妹妹們,別杵在這里,讓我自己靜下來想想辦法。”
劉嬋依言退下,詢問宮人妹妹們所在,發現倆人竟跑去找小劉徹了。
“我去那邊找她們,你順帶也去幫我做個事。”劉嬋將尋找工匠的事托付給那名宮人,這些人常年跟在她身邊,用起來得心應手。
那名宮人雖然不理解為何要去盯著晁大人家聘請的工匠,但陽信公主從小到大做得奇怪事多了,宮人們就當公主有自己的主意,立刻答應。
“若是錢不夠就來找我要。”劉嬋說道,她有自己的食邑,聘幾個工匠完全夠用。而且先帝賞賜的東西她可都收著沒用,在諸位皇子公主里她是最富裕的。
吩咐完事情,劉嬋小跑去劉徹那邊。
“阿姊”劉姝聽說姐姐過來,連忙扔下啥都不懂的弟弟,飛奔而來。
“你們怎么跑弟弟這邊了”
自打劉徹出生后,事情一件接著一件。劉嬋原本打算等劉徹出生后天天守著弟弟逗他玩,看看襁褓里的漢武帝都能干出什么事。
現在回過頭來才意識到除了最開始她領著兩個妹妹來看了這小子一眼,平日根本抽不出空來盯他。
最小的妹妹劉妙搶在二姐之前跟劉嬋說道“我們來跟弟弟講栗姬是個壞人,讓弟弟以后千萬不要理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