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高順去向后,呂玲又領著呂喜君去了比武場。
“張將軍經常來找高將軍切磋嗎”呂喜君問道,她沒記錯的話張遼的部隊離這里少說也有兩三公里,他這么閑的嗎
“也不算經常吧,平時大家都要處理一大堆軍務,也是難得有空才來串門。”呂玲同樣十分興奮,拉著呂喜君不由得加快了腳步。
到了比武場,場下早已被將士圍得水泄不通,每個人的臉上無不透露著興奮。又是高順的主場,臺下的將士都紛紛為高順吶喊。
見到兩人,將士紛紛給她們讓出了最前面的位置。
“開始多久了”呂玲轉頭問身后的士兵。
士兵答道,“剛過一刻鐘。”
那還好,才剛剛開始,沒錯過精彩部分。
呂喜君朝場上看去,高順、張遼正手持長槍打得火熱,在高亢的鼓聲下更讓人熱血封騰。
槍,乃百兵之首,對于武將而言,使用長槍這種兵器是必修課程之一。
不過隨著騎兵的崛起,在長槍的基礎上又發明了更具殺傷力的武器馬槊。
其實槊和槍本質上沒有區別,只是槊更加長、更重,搭配上騎兵,造成的殺殺傷力在冷兵器時代不容小覷。
高順本就擅長進攻,刺出的每一槍都無比迅猛,張遼只能被動防守。再加上場下士兵助威,更顯得高順技高一籌。
“情況看起來對張將軍不妙啊。”外行看熱鬧,內行看門道。呂喜君這個外行要她看出什么花來是不可能的,她只能看到張遼如今十分被動,處處處于下風。
“不見得。”內行人呂玲在線解說,“文遠雖處于被動,但他見招拆招,伯平每一招都被他完美化解。”
“那他為何還不反攻”呂喜君不解。
“他在等時機,等一個反守為攻的好機會。”呂玲說道。
呂喜君似懂非懂點頭,聽不懂一點兒,什么機會才是好機會露出破綻恕她眼拙,她看不出一點破綻。
她看不出,但場上的張遼卻看出了,屢次進攻是十分耗費體力的事,他能明顯感覺到高順的出招慢了,雖然看起來并不明顯,但對他來說足夠了。
很快張遼抓住機會反守為攻,場面一下子進入高潮,場下的士兵吶喊聲震耳欲聾,鼓聲也愈發高亢。
兩人打得有來有回,呂喜君看不出什么門道,就順便瞥了一眼看得入迷的呂玲。
呂玲看得十分專注,只不過她好像都在看高順特別是張遼的槍頭擦著高順鼻梁滑過時,場下的呂玲不自覺握緊了雙手,臉上寫滿了擔心。
呂喜君了然少女,這是有情況啊難怪呂布手底下那么多厲害的將領她不找,非要找古板的高順。
在打了幾百個回合后,兩人同時將槍頭抵在了對方的喉嚨邊上,不分勝負。
“你又變厲害了,伯平。”
“你也是。”
兩人相視一笑,紛紛收了長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