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進來的觀眾也不會特意去看前排的觀眾。他們一個個依次落座,等待電影開始。
接著播放的電影叫上學。
主人公是一個醫學生,她從小立志成為一個醫生,但由于她生長在貧民窟,家境貧寒,醫學院的學費非常高昂,父母心有余而力不足。
她從十幾歲就開始打工掙錢。
每當她攢夠一筆錢的時候,就會出現一個突發事件將她攢的所有錢掏空。
好像老天爺故意在玩她一樣。
生活的磨難不能阻擋她學習的熱情,她一直保持著全校第一的優異成績。
成績不如她的富家子弟有時會對她進行嘲諷“分高有什么用你掏得起神經外科的學費嗎”
神經外科是醫學院學費最高的專業。
在電影里面,成為神經外科醫生是一件非常光宗耀祖的事情。收入高,社會地位高,在親戚面前非常有面,許多人靠當醫生實現了階層的跨越。
當然,電影總有一些藝術夸張手法,神經外科醫生是否有這么搶手,值得一個待定。
高考成績出來,她考了全校第一。
但是報志愿的時候,她猶豫不決。
她根本交不起醫學院的學費。她甚至連普通大學的學費都交不起。
主人公藏起了成績單。
她放棄上大學了。
她在網上發帖,講述了自己的故事。許多網友為她感到遺憾,他們甚至希望通過眾籌幫她繳清學費。
主人公拒絕了。
新聞報道了她的事件。
過了一段時間,海恩科技公司的人找到了她。
原來,海恩科技公司有專門的助學金項目幫助貧困生完成學業。
在海恩科技公司的幫助下,她順利進入了醫學院,在醫學院里,她依然名列前茅,經過了八年的學習,進入了工作崗位。
她成為了醫院的明星醫生,父母都為她感到驕傲,他們擺脫了貧民窟,住進了寬敞明亮的大房子。
畫面一閃,又是多年以后。
她結婚了,生了兩個孩子,一男一女,他們都發誓要成為像媽媽一樣的人。
全劇終。
改造營18
屏幕一黑,跳出來一張圖片,上面只有一行字
“根據真實故事改編”。
接著再一黑。
演員和制片的名字緩緩往上滾動,最左邊又是一個金色的o,一個正在跳圈的海豚。
底下還是六個大字“海恩科技贊助。”
商業片。還是拍得稀爛的那種。
刻意的曲折就好像一塊卡在喉嚨里不上不下的黑面包。
本意是想果腹,最后連昨天吃的都在摳搜喉嚨的時候一塊吐了出來。
還不如不吃。
最后一部電影是愛上勞動。
有了前面幾部電影的教訓,章馳的注意力已經完全沒有放在電影情節上了。
對比這四部電影,事件發生的時間和背景都不大一樣。
首先是年代,最遠的是上學通常久遠的故事都會在開頭的字幕標記上時間,還會打上昏黃的濾鏡。
其次是背景,每一部片子的故事都發生在白銀共和國,愛德華的救贖主要場景在城市在繁華地段,改造里面著重描寫了貧民窟和監獄的生活。
大團圓結局的商業電影必不可少的要素是生兩個孩子。
狗尾續貂的刻意。
白銀共和國的生育率恐怕不大好看。
改造里面的監獄跟這里非常不一樣。
環境衛生比改造營好很多,也沒有像這里一樣的積分制度,所有的餐食都不需要花錢購買監獄免費。每一頓都是三葷一素。
社會文明程度非常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