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倫激動道:“這是一項充滿了正義的號召!湯姆,我很感激你能將此機會交給我,請告訴我那批鴉片的藏匿地點,我這就回去撰稿,剛好明天發行的報紙上有著我的一個版塊。”
曹濱道:“那你不需要實地勘驗之后再撰稿發表嗎?”
海倫露出了真切的笑容,道:“不,湯姆,自從你除掉了那個叫布蘭科的惡魔,讓東西海岸來往的人們再也不用擔心火車劫匪,我便視你為心目中的英雄,你的話,我完全相信。”
一向潑辣大方的海倫鮑威爾在說出了自己的心聲之后,卻不由得嬌羞一笑,臉頰之間,又一次爬上了一抹紅暈。
次日清晨,金山郵報開始發行。
海倫鮑威爾的這篇報道不單是震撼到了郵報主編,并將此篇報道調整到了郵報的頭版頭條,同時也震撼到了所有有良知的金山市民。首次發行的一萬份報紙被搶售一空,報社緊急加印出來的第二個一萬份也顯然滿足不了市民們的需求。
海倫鮑威爾在報道中使了個策略,她沒有用噸這個計量單位,而是換算成了盎司,一噸等于三萬五千多盎司,一千八百噸便是六千三百萬盎司,再加上字體的放大著黑,那串掛著六個零的阿拉伯數字顯得尤為刺眼。報道的最后一段話是海倫鮑威爾代表金山郵報發出的倡導:“這一刻,六十萬金山人應該緊密地團結起來,貢獻出自己的菲薄之力,每個人只需要親自銷毀一百盎司,那么,這些鴉片便將永無害人之時!”
出于激情也好,出于好奇也罷,上午八點鐘左右,便有市民陸續趕到了那座廢舊礦場的所在之處,人越聚越多,到了上午十點鐘,礦場附近便站滿了有良知的金山市民。
先趕到的市民已經在堂口弟兄的指揮下搬運出來了十多箱煙土,堆放在了巷道口外的空地上,曹濱親自出馬,當著眾多市民的面,打開了木箱,驗明了其中裝藏的貨物正是害人匪淺的鴉片。驗證的結果迅速從里向外散播開來,人們的情緒也隨之而激動起來,先是有個別人在呼喊燒掉這些鴉片,隨后逐漸形成了統一的呼喊:“燒掉它!”
曹濱想要的只是這種陣仗,人山人海面前,任由那幫軍警勾結分子如何謀劃,也不敢有所造次,至于自己以及安良堂的名聲是否可以借此機會得以提升,這并不重要。民眾的呼喊聲中,堂口弟兄往那些鴉片上澆上了汽油,曹濱親自劃著了火柴,丟了過去。隨著烈火熊熊燃起,人們的情緒更加高漲,巷道洞口處排起了長長的隊伍,每一個人都期望著能親自參與到這場銷毀煙土的運動中來。
一箱的貨重約兩百斤,算下來,巷道深處,存放的木箱應該有一萬八千之多,這么多數量的貨物,若是雇傭搬運工人的話,那么至少也得需要三天的時間方能將它們全部搬運出來。然而,圍觀的市民群情鼎沸,每一個人都是極為迫切地要投入到搬運鴉片的隊伍中來,因而自覺自主地展示出了強大的組織性和紀律性,甚至不需要堂口弟兄的協調,便能夠自覺地組成一個搬運小組,或者四人,或者五人,沿著巷道的左側排隊進入,沿著巷道的右側抬著木箱魚貫而出。平均下來,一分鐘便可以搬運出二十四五個木箱出來。
一個火堆已然不夠,人們自發的在別處又燃起了數十個火堆出來,初起的時候,搬運出來的每一個木箱還要開箱驗貨,但隨著百分之百的驗證率,人們對巷道中存放的那些個木箱中存藏的是鴉片的事實深信不疑,干脆放棄了驗貨,但凡搬運出來的木箱,則直接投擲到火堆之中。
僅僅四十分鐘的時間,便有上千只木箱從巷道中搬運了出來并投到了火堆當中,而人們的情緒不見有絲毫低落,排隊準備進入巷道搬運鴉片的隊伍是越來越長,而且,還有許多人在搬運出了一件木箱后還覺得不夠,轉身便去了隊尾繼續排隊。
幾乎插不上手的董彪顧不上在這巷道中守了一天一夜的辛苦,搖頭嘆道:“濱哥就是濱哥,何止是一個老奸巨猾啊,簡直就是詭計多端老謀深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