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怪善解人意的。
“世子吃過北城門外的高爐燒餅嗎我入京那日,吃過一次。”
伯府沒有專門做燒餅的廚役,想必錦衣玉食的世子不曾品嘗過幾文錢一斤的燒餅吧。
投桃報李,她想讓他嘗嘗廉價又美味的小吃。
看她眼睛亮亮的,慧黠如貓,衛湛到嘴邊的“吃過”變成了否定,眸中含了淺淺笑意,“那順道可買些。”
“這個時辰餅攤都打烊了,世子下次帶我出城再買吧。”
算盤打得叮當響。
有些小心思無傷大雅,衛湛懶得拆穿。
翌日,寧雪瀅盼著衛湛能再次尋訪那位隱士,也好有與他相處的機會,可期盼之外也知,衛湛事忙,沒有那么多親自納賢的精力。
然而,驚喜在今夜開了朵朵繁花,衛湛又一次帶她出府,卻在意料之中又被拒之門外。
能將世子一再拒之門外,寧雪瀅很想拜見一下這位隱士。
“可氣。”
裝模作樣地踢了踢路邊的矮草,寧雪瀅看向走向田邊的世子爺,小跑跟上前。
“這位鄭先生架子好大,真看您是求賢若渴,不會與他計較了。”
衛湛用折扇敲了敲她的額,“別讓屋里人聽見,這位先生心眼可小得很。”
明日休沐,按著計劃,衛湛是要帶著影衛們秋收的。
兩人并肩走在田邊,身影映在融金的夕陽中,倒也別有意境,寧雪瀅甚至瞧見了青蛙和蟾蜍,以及叫不上品種透明蜩翼的蟬。
衛湛說這是秋蟬。
“蟬有很多品種,世子怎會認得”
衛湛不知她是不是又在借機溜須拍馬,似笑非笑道“多看書,多走走”
見多識廣,后面四個字,止在了喉嚨間。
寧雪瀅佯裝沒有在意,提起裙擺,體態輕盈地繞著田地漫步。
衛湛負手跟在后面,沒了適才的舒悅。
站在不遠處的青岑等人目
不斜視,身上的裝束與田園之色極為不符。
稍許,昨日那個垂髻小童端著茶托走來,將盛茶的盞放在一塊磐石時,“鄭先生請公子吃茶。”
“有勞小哥兒。”
“公子客氣了,鄭先生說,天兒快黑了,諸位還是早早回吧。”
衛湛全然沒有伯府世子的架子,抬手制止了想要試毒的青岑,端起茶盞慢慢飲啜,“山泉之水配以巖茶,飲之口舌生花香,絕妙。”
“公子懂茶。”小童躬身一禮,轉身離開,卻在走出三步后轉回頭,“公子若誠心邀先生回朝,還需為先生了卻一樁心頭事。”
衛湛放下茶盞,“洗耳恭聽。”
小童走上前,墊腳想要咬耳朵。
衛湛會意,主動彎下腰身,在聽完小童的話后,微微詫異。
回到伯府,寧雪瀅的心境受到些許波動,若能時常與他到處走走該有多好,即便是坐在一起什么也不做,都能讓她心情舒悅。
簡單沐浴后,她調整好情緒,正巧有人來叩門。
門外,青岑遞出一個紙袋,“世子讓我買給你的。”
寧雪瀅下意識接住,還不知曉里面裝的是什么,就被傳遞到紙袋的溫度燙了下手,旋即聞到一股芝麻的香氣。
一聞便知是剛出鍋不久的高爐燒餅。
可青岑說是買給她的,說明不是廚役所做,如此推斷,是從府外帶回的。
她拎著紙袋慢慢笑開“我能去親自感謝世子嗎”
不過是一袋燒餅,世子還不至于以此要誰的人情,可對寧雪瀅,就另當別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