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都是托了改革開放的福,裴景書今年過年就吃上了媽媽拿手的、正宗的家傳紅燒肉,那鮑汁和肉香完美融合,每一口都入口即化、肥而不膩的口感,時隔半年仍然歷歷在目,這不一聞到香味,她的饞蟲就被勾出了,再顧不上跟小侄子斗嘴,從床上一個鯉魚打挺爬起來,“走走走,去看看奶奶燒了什么好吃的,可真香啊。”
他們家的傳統是大孩子帶小孩子,裴景書作為兄妹中的老幺,一度是這個家里的孩子王,大侄子二侄子三侄子,都是跟在她屁股后頭長大的,她也不負眾望把他們培養成了跟自己一模一樣的吃貨。
別人家的小孩,一到飯點,家長們就要扯著嗓子滿大街把人喊回家,而得到了小姑親傳的裴遠山兄弟,從來不用家里操心,他們只要聞著飯香味,就自個兒屁顛屁顛回家了,然后蹲在奶奶腿邊眼巴巴等飯菜出爐。
把苗紅旗煩得每次做飯,恨不得驅趕他們八百回。
三歲半的裴遠江同學,已然也有了要出師的跡象,吸溜著口水大聲告訴小姑,“奶奶煮紅燒肉”
最后面三個字,說得那叫一個字正腔圓,聽得裴景書一陣欣慰,拍了拍小盆友圓滾滾的腦門以示鼓勵,“很好,小小年紀就知道紅燒肉才是真絕色,你很有前途嘛。”
說完大步走出房間,只匆匆跟下班回來的老爸和大哥打了個招呼,便聞著香味來到廚房,身后還有條走路晃晃悠悠、但緊跟她不放的倔強小尾巴。
裴遠山和裴遠河果然都堅強的蹲在灶臺等肉吃。
兩個半大小子,把小小的廚房擠得滿滿當當,苗紅旗臉上是少有的無可奈何,“今天燉了紅燒肉,看看這幾個小的,都跟聞見腥味的貓似的守在這里,趕都趕不走,我還怎么做事啊。”
她本意是警告裴景書別再來添亂,最好把侄子們也都提溜出去。
這可是她帶出來的好徒弟,師傅的話總會聽一聽的。
裴景書卻堅定不移的站在侄子們這邊,看熱鬧不嫌事大,“哎呀,這還是過完年第一次吃紅燒肉,大家都想念的緊,以后吃的多了,也就不這樣稀罕了。”
裴遠河立刻把閃閃發亮的目光轉到小姑身上,“小姑,奶奶說你跟二叔今天賺到錢,補貼了家里,才有錢買肉吃的。以后你們每天都會賺好多錢的,對嗎”
“對啊,你們小姑我指定發大財。”裴景書現在就愛聽這個,一提賺錢,嘴角就不受控制的往上揚,再看一臉期待她天天發財的侄子也格外親切,隨口承諾道,“放心吧,賺錢就是用來改善生活的,以后不說讓我們家頓頓都吃肉,隔三差五買肉吃還是可以的。”
苗紅旗嗔了大言不慚的閨女一言,忍不住潑冷水,“這才哪到哪,還沒賺大錢人就飄起來,可別讓你侄子們以后笑話你。”
身為閱歷豐富的大人,苗紅旗對于親閨女畫的大餅,是一個字都不信的,別說做生意壓根沒她說的這么容易,就算真賺了那么多錢,也不可能隔三差五買肉吃大領導家都沒這么水平,他們不要過日子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