哥倆再次無語凝噎,甚至深深地懷疑人生他們和小姑,究竟誰才是爸媽親生的
裴景書聽完也目瞪狗呆了。
她自作主張雇這倆童工,就是知道大哥大嫂跟二十一世紀的家長不一樣,這時候的孩子們就沒幾個不干活的,他們家以前不使喚小孩,完全是因為苗紅旗干活麻利,并眼里見不得臟東西,連以前的她都被嫌棄笨手笨腳、不讓進廚房搗亂,更何況倆調皮搗蛋的大孫子她現在使喚哥倆,他們的父母多半是不會介意的。
可她萬萬沒想到,大嫂對她的行為簡直喜出望外、樂見其成,就差放鞭炮慶祝了啊。
屬實是親媽沒錯了。
裴景書忍不住憐愛了大侄子兩秒鐘,并堅持道,“工錢是我主動提出來的,我們都說好了,遠山遠河今天表現很好,我也不能言而無信呀。”
一時之間,裴遠山裴遠河看向小姑的眼神都閃閃發亮起來,稚嫩的小臉上寫滿了慶幸至少家里還有一個跟他們親的,這么多年的姑侄交情終究沒有辜負。
許向華不知道身后的親兒子正用星星眼看他們姑姑,她還在反向討價還價,“知道你這個小姑對侄子們好,但也不能太寵他們,每天給個五毛一分就行了,讓他們買兩根冰棍解解暑。你給得太多,誰知道他們拿著錢出去干什么壞事”
裴景書覺得大嫂的擔心也有道理,便轉頭問哥倆,“你們有了錢會亂花嗎”
“不會。”裴遠山大聲道,“我們說好了,每天花一毛買冰棍,剩下的攢起來。”
裴景書聞言,正想勸大嫂對兒子們多一點信任來著,不小心對上媽媽不贊同的目光,她一頓,接著靈機一動,“哎呀,我覺得他們想法不錯,大哥大嫂實在不放心,那是要教他們怎么攢錢,還是幫他們攢著,都隨你們呀,反正我只負責給錢。”
許向華眼睛亮了亮,轉頭跟丈夫對視了一眼,不再說話,已然是默認小姑子建議的態度,大概就等著回家跟兒子們斗智斗勇了。
裴平洲則是打趣妹妹,“這是真發財了,小囡如今說話做事都不一樣,很有派頭嘛。”
作為日入三四百的大攤主之一,裴景書心安理得接受大哥的夸獎。
就這樣,她花錢雇了兩個童工,熊孩子一身用不完的精力,給她打工也賣力,幫他們減輕了不少工作壓力,裴景書表示很滿意。
他們兄妹繼續搬磚,兩耳不聞窗外事,每天賺得盆滿缽滿。
不過,幾乎是給他們了一條財路的張主任,等同于兄妹倆的財神爺,裴安和可不會忽略,更不能用完就扔。
恰恰相反,生意做得越紅火,他反而越要往張主任家跑,沒有時間,強行擠出時間也要去。
裴安和如今也不送那些貴重禮物,逢年過節送送煙酒茶葉就夠了,不年不節的,他就隔三差五去串門,手上帶點自家做的吃的,街坊鄰居要是來打聽,就順勢打開飯盒讓他們瞧瞧。
知道不是什么值錢東西,張主任一家收得也踏實。
因著張主任一家對他們的鹵味贊不絕口,裴安和一開始常常送鹵味,后來估摸著人家也快吃膩了,他也及時改變品種,換成母親擅長的硬菜,紅燒肉,蔥烤大排,話梅排骨,甚至還有兩次送過杭椒牛柳、蔥爆羊肉這樣堪稱稀罕的美食。
裴安和倒也不是為了送禮這么費盡心思,單純是他們兄妹賺錢了,家里的伙食跟著更上一層樓。
要論吃,誰能比得上他妹妹裴景書肚子里那可是裝著滿漢全席的,只有她吃不到的,沒有想象不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