還有這種好事
她才不管家成哥的大紅包,究竟是看誰面子給她的呢,反正錢到了手里,就是為她的買房事業添磚加瓦了,裴景書只管雙眼發亮的應下,“那就一言為定,我們都聽到了,家成哥到時候可不能反悔。”
一路有說有笑到了齊家。
齊家成父母兄嫂都在,全家人十分熱情接待了他們。
裴景書也不是第一次跟她哥來蹭吃蹭喝,十分坦然的在他后頭打招呼、進門落座。
說好的喝酒聊天,餐桌上擺好了幾碟子小菜,有她愛吃的水煮毛豆、油炸花生米,甚至還有他們店里的鹵味。
整得這么隆重,裴景書怎么能客氣她不喝酒,可以吃點零食小菜,便也理直氣壯跟著入座了。
齊母打趣道,“景書也要上桌啊,那你不喝白的,阿姨給你打碗甜酒”
“好的,謝謝齊阿姨,不過我不用一碗,來一杯就夠了。”
齊母笑了,“好,就給你也上一杯。”
不一會兒,她的甜酒到了,端上來的卻不是齊母,而是一個皮膚黝黑、看著眼熟又想不起是誰的中年女人。
因為似曾相識,裴景書道了謝,繼續直勾勾盯著人家研究,女人有些局促的抿了抿嘴,裴安和注意到這里,忙笑著介紹道,“景書,這是齊悅姐,干嘛瞪著一雙眼睛,你不認識人家了”
裴景書目瞪口呆,很快在二哥擠眉弄眼的暗示下,露出了歡喜的笑容,“原來是齊悅姐,好多年沒見,什么時候回來的”
眼前這個陌生女人,居然是小時候帶著她玩的大姐姐,她簡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
齊父齊母孩子生的密集,齊家成和他大哥大姐的年齡也就差了三四歲,也就是說,身為家中長女的齊悅,今年不超過三十歲,可看她的外表,至少老了十歲。
齊悅不僅容貌憔悴顯老,性格也和她記憶中爽朗活潑的大姐姐,判若兩人,明明她是主裴景書是客,她卻仿佛被裴景書的笑容燙到了,拘謹的回了句,“回來有段時間了,你們慢慢吃好好聊。”
說完就轉身回了廚房,背影都透著幾分局促無措。
沒心沒肺如裴景書,也不免在心里唏噓,女知青真是太慘了。
她還記得當年政策要求,每家必須有一個孩子要下鄉,身為長女的齊悅姐主動報了名,后來齊大哥和齊家成才能順利接班父母的工作。
齊悅姐十八歲下鄉,被安排去了云貴那邊,好幾個月后才寄信回來,聽說路上就花了十天半個月,先坐火車再轉汽車,最后翻山越嶺才到插隊的地方,交通實在不便,這些年跟家里只寫信聯系,一次也沒回來探親過。
裴景書上一次聽到齊悅的消息,是她二哥回城不久,跟父母閑聊時談到的,據說在恢復高考之前,齊家就有了找關系把齊悅姐弄回來的想法,可她那時候已經結婚生子,自己寫信回來拒絕了父母的好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