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算自沈家落敗之后,她第一次在長安一干貴婦女眷面前亮相
以裴氏宗婦、賢妃義女的身份。
一干赴宴的貴婦女眷們見著她,自是難掩打量與議論。
沈玉嬌充耳不聞,只步履平穩地走到勇威候府齊老太太面前,面帶盈盈淺笑,屈膝行禮“一載未見,老太太仍是這般精神抖擻,紅光滿面。今日是老太太七十大壽,玉娘祝老太太日月昌明,松鶴同春。”
齊老太太最初得知二兒媳婦請了沈玉嬌時,還有些不大高興,畢竟沈氏可是因營造寶塔不利而入獄的,現下這沈家的女兒來給自己祝壽,多多少少沾些晦氣。
可長媳在她耳邊提醒“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您別記著她是沈氏女,多想想她可是裴氏婦。她那夫君敢在朝堂上拒了圣上準入翰林院的恩旨,說是要明年下場自己考,這份海口,若無十足的底氣,天底下有幾人敢夸”
齊老太太一琢磨,覺得是這么個理,若是以裴氏婦來看,這門親戚走也走的。
于是聽到沈玉嬌祝壽,面上也端出一副慈愛和氣的笑“好孩子別多禮,懷著身子還來給我老婆子祝壽,實在是有心了。”
說著瞄向一旁的大李氏,皮笑肉不笑“燕娘,你今日可得好好照顧好你外甥女,莫要怠慢了。”
大李氏笑道“母親放心,媳婦會好生看顧玉娘的。”
又寒暄一番,有新賓客上前祝壽,沈玉嬌
便先隨大李氏去一旁花廳歇息,與姨母家的兩個女兒來看最新章節完整章節,十九歲的表姐寶言,十四歲的表妹寶書閑話家常。
花廳里燒著暖爐,桌上擺著各色糕點果子、炒貨果脯,她們邊吃邊聊,不多時,又有些新媳婦、小娘子也坐了過來。
大家年紀相仿,雖是不熟,但你一言我一語地聊,乍一看還算其樂融融。
也不知誰忽然起了個頭,說起最近長安城一樁趣事“聽說鎮南侯府的小世子回長安了,隨身的親衛里有位美男子。容色出眾不說,還一身好武藝。”
“然后呢”有人磕著瓜子追問。
“然后啊。”那人聲音小起來,低低道“聽說是正旦宮宴散去后,那親衛在宮門外接小世子回府,好巧不巧,正好與錦華長公主的馬車遇上了。”
話未說盡,但在場眾人都聽聞過錦華長公主的風流韻事。
一個美男遇上長公主,之后的事,那可想而知了。
一時間,眾女眷皆露出一副只可意會不可言傳的復雜表情,你看我我看你,最后笑著說一句“那這親衛還真是好命呢。”
“可不是嘛。”
攀上這么根金枝,若是伺候好了,還怕沒有前途
“說起來,今日侯府壽宴,霍家可來人了”
“來了吧我剛才在前頭好像還瞧見了霍家大夫人”
“也不知霍小世子來了么”
“你是想知道霍小世子來了,還是想知道那位美男親衛來了沒”
“哎呀你這狹促鬼”那小娘子羞紅臉,笑罵道“看我不撕你的嘴。”
“那親衛肯定來不了,這會兒應當在長公主府里忙著呢。”
眾人皆掩著唇低低笑了起來,沈玉嬌聽她們聊著這些,也不搭腔,只慢悠悠剝著手中烤過的橘子,想著什么時候能開席。
隨著腹中孩子長大,她的食量也見長,若不是喬嬤嬤嚴格控制著她進食,她恨不得一天吃八頓。
好不容易等到開席,飽食一頓,小娘子們張羅著要玩投壺,沈玉嬌卻吃得太飽,開始犯飯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