算起來,也有一個夏日未曾聽到他的消息了。
他還在小桃山挖金礦么這樣的酷暑,烈日炎炎,他可還好
“嗚”
孩子忽然嗚咽,沈玉嬌回過神,低頭看到小家伙撇著嘴,一副不高興的委屈模樣,不禁失笑“怎么了難道你也想謝伯伯了”
她當然不信什么心靈感應之事,這樣小的孩子呢。
喚來奶娘,解開尿布一看,果然是小家伙又尿了。
一枕新涼一扇風,一場秋雨一場寒。
第一片梧桐葉飄落時,墻上鮮艷的紫薇花依舊開得燦爛,如火如荼。
八月初三,太子、二皇子等人巡視河道歸來。
沈玉嬌特地起早,梳
妝一番,命人套了馬車,親自去灞橋迎接裴瑕。
臨出門前,她還糾結要不要帶棣哥兒一起,但小家伙前兩日著涼,發過高燒才好,喬嬤嬤抱著孩子,直朝她揮手“灞橋雖說不算太遠,但也有兩個時辰的車程呢,小郎君這般嬌弱,哪經得起這般顛簸娘子自去接郎君,小郎君就留在府中,由奴婢們照應便是。”
沈玉嬌想著這半大點的孩子,又要吃奶又要換尿布,待會兒沒準還會遇上太子和二皇子的儀仗,的確多有不便。
于是交代嬤嬤和奶娘一番,又留了冬絮、白蘋這兩個較為穩妥的婢子在家中看顧,便帶了一干家仆離府出城。
前些日兩場淅淅瀝瀝的秋雨,帶去些許夏日燥熱。
沈玉嬌掀起湘色車簾一角,望著窗外遼闊高遠、一碧如洗的秋日晴空,心情也不由豁然開朗。
雖不知這份豁然開朗是因這秋高氣爽的好天氣,還是在外多日的夫婿終于歸家,她眉眼舒展,坐在馬車里,時不時看一眼身側的檀木小盒子里頭放著她做的桂花香囊。
本只想做一個,但桂花摘多了,反應過來,兩個香囊已經做好。
做都做了,于是她也佩了個在腰間。
秋香色的錦緞繡著兩朵桂花,干桂花和薄荷葉塞得鼓鼓囊囊,閑來無事捏著玩,指尖都沾染一縷幽香。
“娘子今日心情很好呢。”秋露笑瞇瞇道。
夏螢狡黠擠擠眼“都說小別勝新婚,郎君終于回來了,娘子能不歡喜么。”
秋露嘿嘿點頭“是,郎君肯定也很想念年娘子,歸心似箭呢。”
換做平日,沈玉嬌定要嗔她們倆一句,但今日心情好,也不與她們計較,由著她們嘰嘰喳喳,也給一路添上幾分熱鬧。
馬車到達灞橋時,剛至未時。
太子等人的車架還未瞧見,沈玉嬌坐了一路車腰酸背痛,便戴上帷帽,由兩婢扶著,坐在路邊一家茶攤等候。
灞橋是送別迎往的勝地,游人來往不斷,或垂淚揮別,或激動相聚,或執手相看淚眼戀戀不舍
沈玉嬌站在秋日塵煙里,恍惚間又想到舉家流放的場景。
歲月如梭,轉眼已過去兩年。
好在苦盡甘來,再過一季,便能一家團聚,再不離分。
就在她思緒縹緲之際,一道長長的勒馬“吁”聲自不遠處響起。
沈玉嬌耳尖微動,這聲音怎的有些耳熟